2019住宅建築國際競圖評審山本理顯與入圍決選者的對談,透過提問及回答更清楚瞭解每位入圍者自身對本屆競圖題目「小型經濟活動與住宅」的解析。
以下組別按簡報順序排序;評審山本理顯先生簡稱Y,入選者簡稱W
第一組「Living in-between」/祁山、唐奇靓
Y:我認為這組的發想非常有趣,未來可成為實際實行的住宅構想。不過我想請問其社區是如何編制?又,該如何經營與執行呢?
W1:我們省略開發商這一段,也沒有特別去劃分社區;這裡的居住者可以共同支付管理費,共享這些設備,並經由經營商店、花店等的收益來打平這些花費。
Y:假使沒有開發商要如何達到營利效果呢?
W2:我之前在紐約工作碰過一個例子,其作品是由幾位藝術家來集資,其中藝術家本身即為開發商,或許這樣的模式也可成為未來的願景。而「Living In-Between」主要的居民會是年輕人,我想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
Y:你們的基地選在日本最繁忙的街道上,但是你們似乎只專注在建築物上,你們認為這樣的構想會如何影響這個地區呢?
W1: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刻意只保留一小部分,但若是以建築群的角度來看待,將會是一個新的互助關係,而觀察這樣的建築如何做到這樣的效果將是首要目的,當然數量固然重要,可假設我們有十棟這樣的建築,但與整個大城市相比只是小小一個區塊,建築間的互動行為才是重點。
Y:所以這算是首要影響,若你有其他建築的連結,我想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若你打算只聚焦在一棟建築上,我建議若在其他區域需區隔開來,而其餘相似的建築則需創造一個連結性。
第二組「Ghost Market: ELEGY of MANUFACTURE」/王旭、包煜昊、運乃博、叢逸甯
Y:我認為你們挑選這個議題將具有傳統性、歷史性的事情保存下來,是很好的概念構想,但要留下什麼呢?這個設計感覺像是新型結構,我想請問你們保留原始樣貌的這個想法,你們認為是有可能的嗎?你們想要採用這樣的結構的原因是什麼?
W1:鬼市是屬於比較開放的空間,這邊的人們販賣傳統的玩物,人們一直以來都在鬼市從事買賣行為,未來也延續下去。
Y:鬼市的公共空間是融合在一起的,你認為在這樣新的結構中,仍有可能保留原始樣貌嗎?
W2:我認為是可以的。建築附帶著回憶,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會採用這樣的結構也是因為容易搭建;搭建成功後或許能夠告訴下一代及下下代或是觀光客,過去這裡曾發生過什麼事,或者這裡曾有一棵年邁的老樹,又或者介紹這裡的人曾經玩耍過的廣場等。
Y:但我想過去的建築都是一樓、兩層樓高,或是現今的鬼市也是如此,但你們的設計有五、六層高,最後是如何抉擇樓層的?你們如何決策房屋的密集度?這一區的建築特色,就是矮房很多,密集度也很高。
W2:鬼市的位置其實是落在街上的,要進入非常困難,是私人屬地,道路非常狹窄。每一間房子也許有三至六個設備,他們才能在廣場上建造更多的房子。新的結構方式有冬暖夏涼的功用,在這樣的高樓住宅中能來去自如,公共空間也能夠吸引大眾前來,促進更多公共活動。
Y:我很能理解公共空間是能吸引人群的,不論是居民、顧客或是遊客;但這對於外界是一個很特別的關係,遊客的光臨也意味著經濟的發展,這樣的空間也能產生商業行為。然而,鬼市這個區域在公共空間及私人空間中,原本就沒有很明確區分的區塊,為什麼沒有區分是因為這個公共空間或是私人空間應是由這裡的居住者來決定;我認為「自己的空間、自己的事情由自己來決定」這件事,很早以前就在原居住者的潛意識中形成了,因此若要把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在這邊清楚地劃分出來,會與他原本應有的形態不盡相同,如此這個建築手法是不是跟鬼市他本來既有的、自古以來的觀念與價值觀就不一樣了呢?
第三組「The strength of the house」/朱涵稘
Y:你以製茶工廠與住家來做你的主題,我覺得很棒。這裡的每一戶住家都是在做茶,「茶」也是他們最主要的經濟活動,如果是以這個為前提,為什麼你要把他區隔成六個區塊呢?你有沒有想過把它整合成一個社區的概念?
W:因為原本基地上有六個住宅是相連在一起的,可是我想做的事情是把這六個住宅串連,因此我把每個單元的「牆」打開,讓它成為連結不同戶居民之間的窗口,他們在這樣的空間下也可以有更多的活動,除了分享給居民也可以分享給遊客。
Y:你說得沒錯,就建築面來看的話,你把那個牆打開讓大家有這個連結性的概念,雖然有這樣開放的想法,但是每個住家還是有他們自己的居住空間,或許可以讓這六個家族用一個核心共同體去思考,他們可以共同擁有像是生活或是硬體等。
W:其實我想要讓茶廠這個東西是附屬的,每個家庭都可以使用,好比今天有一戶需要更大的空間的時候,就可以去另外一戶使用;又如生活上的「食」與「樂」,住戶和住戶之間也可以彼此共享。
Y:我認為你的想法非常好,但可以再更加融合。目前感覺六個家族單位是分開的,有一點遺憾。由於六個家族聚在一起是一個蠻大的團體,當有這麼多的人口時,或許可以讓它產業升級,比如大家可以一起作業、開發加工茶產品增加附加價值、一起販售等等,也就可以吸引更多遊客甚至出口到國外,如此它會更加融合在一起,不管是住宅或是經濟,都能夠串連在一起。希望你可以再擴大你的觀點,或是產業的想法,讓這個社區結合更多不同的想法,將來或許可以變作郊區或是較為鄉下地方的社區型態雛形。此外,我認為你在建築設計的部分非常好。
第四組「Housing in Motion」/闕暐桓
Y:你這份簡報做得很好。你的設計大部分由設施組成,如01幼兒園、02社區中心、03花園及社區廚房......等,每一個都是分開來的,但是是許多人一同住在一起;有時公共空間會轉換成幼稚園,有時也會變成社區中心,甚至連廚房也會變動,因此彈性是非常大的。
W:由於最一開始有做基地調查,所以我知道這是可行的,但最後我只是想創造出更多可能性,即使或許是有可能無法成功的,我還是想嘗試讓大家知道,過去我們會用違章建築,或是加蓋的方式,但其實我們是能夠用其他方式轉換,讓每個單位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因為這樣的基礎概念非常強大,所以展現出來就會比實際可建造的力量還要更大。
Y:你想要設計多一點住宅或是建築,在設施上少一點琢磨,因此會有很多種可能性,可是這些空間非常的關鍵,我們需要找到新的系統。但是你將設施定義為幼兒園、社區中心、社區廚房,那這樣不就是有點改變你的原意(You can more flexible space)了嗎?
W:其實我把這些功能加進去,是因為我現在找到解決的方式──就當地人而言,因為他們在這裡居住和工作,屋齡也逐漸在增長,原本的機能性設施和當地居民若保持不變,但改用不同方式建造,就可以運用我的設計及系統,若他們同時也在一起工作的話,也就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Y:因為剛剛說01是幼稚園──下面是幼稚園,上面是幼稚園老師住的地方,那如果說這上面住的人不再是老師,它又是另外一個空間跟社區,這樣的發想是很有趣的。不要把它定義成一定是要怎麼樣的,你這個空間發想我認為非常好,但是因為你把它定義成必須要是怎麼樣的空間,就會變得很狹義。如果你把這個空間變得更彈性一點,提供給更多其他不同背景或是需求的人,它所有空間都可以用不同名稱去稱呼它,你的發想應當會是更大的規模。
第五組「HOUSING REVERSAL」/周至逸、羅雅丹
Y:我想這是個很好的發想,我有幾個問題想提問,請問開發商是誰呢?
W:我們就是開發商。
Y:那你們錢很多(笑)。我認為操作手法很重要,既然你們有這樣的想法,我建議去創造一個能夠決定成果的東西,也就是一套操作系統,讓你能夠決定成果,這樣對於整個城市、居民以及勞工會更加有幫助。最重要的是你如何使用這套系統?不論生活與工作,與一般的建築相比這將更加有用,甚至可以遊說政府,這是一個大都會區的想法,但如何將這樣概念在城市中發揚光大?現在只有聚焦在建築上,改變居民和鄰里,每戶鄰居一起使用這套新系統,會比分開的個別戶來的有效。另外,社區的概念,你們要在裡面建立什麼?
W:一開始我們是打算就特殊計畫設計來創建一整套的系統,也就是我們想創造的社區,後來決定要分成三個部分,這樣我們才能分工合作,以實現「社區」概念的可能性,不僅是以生活和經濟活動融入這個社區。過去這裡可能只是住宅區域,只有幾棟獨立的建築,如今我們想要做的是讓更多不同的人和活動參與其中。
Y:也許最終能用你的系統建立更多更好的建築,簡報最後的影像顯示每棟房子及建築之間的關係又產出一個新的系統,但現在只專注在一棟建築上,公共與私人空間分開,而商業建築又是不同一棟、不同概念、顏色、高度。如果讓兩棟建築並排改變社區的空間,翻轉了房子就不一樣了,可以創造一個新的空間,創造這一類的空間。
W:其實我們是一整組的設計,但若是要朝這個方向走。我們認為這個區域可以變成緩衝區域成為有收益及無收益的建築,因為就現階段的建築而言,我們的房子正在增長,但這邊的例子如我們的三角緩衝區,不能完全成為公共空間也無法當成私人空間,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將房子與街道相連起來。
Y:你提到了緩衝區域,但其實是沒有緩衝的區域,或許看起來像,但這樣的定義就改變了,這不是緩衝區,這就是聚集的意義,或許這是你們的發明,但別只專注在建築物上。我認為這很有意思,把一個三角形的建物橫躺下來,這個想法雖然很簡單,但是因為這樣一個簡單的想法,讓我們可以重新去思考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不同呈現方式,比如像台灣一樓是商店(公共空間),二樓是居家(私人空間)的這種住宅方式有很多,但當這樣的空間運用方式你把他橫躺後,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位置與定義也會不一樣,這樣的翻轉是很有趣的。但我會很好奇社區的意義在哪?這樣的模式是有機會的,可以思考用社區系統創造一段特別的關係。
第六組「The Third Façade」/Vincent LECHEVALLIER
Y:我想請問The Third Façade與你的基地計畫的關聯是什麼?
W:我想向這個城市展現,尤其在The Third Façade裡,我盡量還是保有西門風景的能見度,並挪用出空間,比如我會保留建築的高度好讓視野豐富,也希望藉由結合經濟發展,讓在附近工作或是平常來逛街的人一同參與。現在人們走出西門捷運站時,會因為其他建築遮蔽的關係而看不見西門紅樓,因此會直接朝著夜市的方向走(與西門紅樓反方向),但若是我們能夠招商如各式各樣的餐廳、酒吧等等,就能讓建築更加顯目,當然在裡面也歡迎紅樓或是其他廠商參與。
Y:我想知道紅樓這棟象徵性的建築,與The Third Façade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W:我認為它能夠保留更多的共享空間。
Y:你所謂的共享空間是什麼呢?
W:因為即便使用者來自四面八方,我想營造出能讓他們聚集的一個空間。舉例來說:觀光客一般會直接前往夜市景點,假設能營造一個空間同時讓遊客、居民、街坊、上班族齊聚一堂。
Y:我建議你搭起新舊建築間的關係橋樑。The Third Façade是利用空中走廊連接的嗎?若沒有了這棟歷史建築會如何?以及The Third Façade與現有的大樓以及新大樓,在建築旁的走廊會有很多可能性,我特別想知道這份連結性。雖然建築內部很有意思,但是要如何將其與外部連結?
W:走廊的話,遊客也能沿著走廊觀賞風景或是回到他們的住處。The Third Façade能藉由更多服務、共享空間吸引更多人潮,但我還是較傾向建立與紅樓間的連結性與通道。
Y:這是一個龐大的計畫,我認為應該要讓建築物與城市產生連結。這裡面設有一個很大、很方便的通道,且這個通道是有曲線的設計,在街道的兩側會因應使用的用途作設置,可以是商店或是住宅,雖然看起來是很簡單的構想,但我認為將來會有很多的可能性,較為遺憾的地方是把這個作品放在紅樓旁邊。我認為這棟建築物的基地地點是一個很難去說服人的地方,因為它很難去跟紅樓這個具有象徵性的建築融合,若放在大都市來看會更加摩登、更加契合。
因第七組及第八組為當天未能親自簡報的組別,以下為山本先生針對此兩組競圖作品的講評
第七組「Sand Clock」/郭依琳、張彬彬、彭倚玲、熊睿、盧盈安
這組以沙漏的意象做設計,以沙漏這個形狀來說,構成兩個很大且有趣的區塊,分為上與下,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空間,我認為這樣的空間設定與連結非常有趣,但是競圖上沒有對於結構的說明,而今天也沒有辦法聽到他們的說明有些遺憾。我想這應該是設計團隊的一個想像的作品,在執行上可能會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去突破。
第八組「Super Shared」/初金璐、景中奕
這是高樓層的一個作品,以現在一般的住宅大樓而言,室外的空間會導入到大樓裡的居住空間,我很好奇這個作品跟周圍的環境如何去做連結,因為設計者在大樓裡面有設置花園與庭院的設計,我很想知道它如何和周邊環境相融合?大樓內也有商業活動,是否為非大樓居住者也能自由進出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