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04.Sep.2020
《台灣住宅建築獎作品集》正式出版
因應時代改變的住宅設計
活動訊息


居住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建造適居的住宅,應是建築的核心,也應是建築師工作的終極關懷。兩年一次的「台灣住宅建築獎」迄今已舉辦七屆,本書收錄三至七屆通過台灣住宅建築獎初選與獲獎作品共53件,從中可看見台灣建築師的設計能量以及出色的住宅建築。




撰 文∣黃長美/建築師、台灣建築報導雜誌主編

今日住宅面臨的挑戰
人與家庭是住宅需求的基本單位,住宅市場與社會人口變化、家庭成員與關係等結構面息息相關,早期集合住宅常見三房兩廳的格局,就是對應1980至1990 年代台灣核心家庭(夫婦與兩至三個小孩組成)的基本居住型態。一直以來,台灣的住宅設計因商品化而過於計較容積坪效、講求標準化而缺乏變化。時至今日,雖然台灣家庭結構仍以夫婦與未婚子女的核心家庭為最多,但家戶規模逐漸縮小,頂客族、單親家庭大幅增加;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文山指出,十年內全球獨居人口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三,台灣單身戶的比例也愈來愈高,在少子與高齡化之浪潮下,住宅的消費性需求減少,都市開始「萎縮」,或是形成人口集中於大都市的「極點社會」,因此政策該由鼓勵擁屋轉向提升居住品質,老舊住宅的更新也不是只有拆除重建一途,重要的是加強都市基礎建設的服務能量,讓都市公共資源的使用更具效率,以面對可能的大規模災害。

以2019歐盟密斯凡德羅獎為例,頒給了法國波爾多1960年代社會住宅的翻新案,設計者Lacaton & Vassal Architectes、Frédéric Druot Architecture與Christophe Hutin Architecture透過更新立面的同時,擴增外層預製樓板,構成三點八米寬的「冬季花園」與露天陽台,使得私人空間得到了「奢侈」的擴大,原先狹小的窗戶代之以大型玻璃推門,使得空間更加明亮,扭轉了社會住宅的舊有的印象,提升居民的生活功能與品質。每間公寓的單位裝修成本為五萬歐元,翻新周期僅需十二至十六天,大樓的租戶租金維持與原來相同,這種花費不高卻成效斐然的非拆除式更新因而獲得評審的青睞。


宜蘭張宅/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因應疫情的未來住宅設計
台灣過去因為深受「效率住宅生產模式」影響,導致住宅商品只滿足了「擁有」這個基本層次的需求,缺乏對品質的要求與想像;因此在一開始的「台灣住宅建築獎」徵選宣言即提出:「希望作品能夠回歸居住本質的思考與住宅前瞻的想像。」十多年來,台灣住宅建築獎的確見證了台灣住宅對於居住想像的多元性、及住宅建築品質精緻化的提升:時至今日,使用者的需求及生理、安全功能性已經是必須被照顧到的基本條件了,住宅設計也已跨出建築本身與家庭連結的深層體驗,著眼於都市、環境、景觀、自然、生態、永續,企圖照顧到鄰里關係營造的社會性需求、以及綠意、藝術的情感寄託,甚至不乏積極、有強烈實驗企圖滿足人身心靈的自我實現;然而,2020 的新冠疫情將世界做了個大翻轉,未來的住宅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一個多世紀以前,結核病和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等疾病對建築風格有著很大影響,通透的療養院應運而生,設計重點在於陽台、光線和空氣,對整個20世紀的住宅建築有著重大影響。如今因為疫情,人們必須在家辦公,因而對家有了不同的要求:辦公室、工作室、健身房、教室、媒體室與儲藏室;因此,家中需要更靈活的空間設計以滿足多種功能,房間大小也必須要改變,但在開放的房間格局中依然需要小空間,能夠成為家庭辦公室、會議室、書房或是孩子學習的教室。

因為疫情阻斷了人外出的腳步,如何在家中呼吸到新鮮空氣和接觸大自然成為重要課題,大開窗和對流通風的設計可以引入新鮮空氣、減少能源消耗,陽台、露台和屋頂花園更成為人舒壓與社交的重要管道。同時,為了避免接觸物體感染病毒,智慧家居科技也會越來越普及:感應式、聲控開關裝置,不再需要按鍵與接觸;機械、空調、通風、過濾、消毒殺菌系統都會得到很大的提昇,讓住宅裡的人們生活得更為健康安全。


宜蘭張宅/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前進的腳步不應停歇
台灣住宅建築獎從2007年起,每兩年為一個單位記錄了台灣住宅十四年來不同時代性的風貌,見證台灣住宅建築成長與精緻化的歷程。每年從參選作品到初選入圍,到進入決選現勘,各個評審階段均呈現了一段進階的設計門檻,每個門檻其實都是一種肯定;因為每屆評審不同,各人觀點也不盡一致,不可避免的有得獎之外的遺珠之憾,所以我們特別策劃此一專輯,希望能收錄更多優秀的作品成為時代的記錄。

縱使住宅獎的住宅水準已經很高,各個作品設計手法成熟、空間品質精良,但在今日變動的社會中,我們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未來住宅的規劃,面對社會需求,社會住宅、非核心家庭、高齡住宅等議題,固然不一定都能在私人建設的案件中執行,但是設計者實應重新思索疫情過後未來住宅的可能,健康住宅、社交距離、社會交流互動如何兼顧?在私人室內空間之外,如何為接觸外界自然公共的戶外生活留出餘地,在在都是設計者的挑戰。


宜蘭張宅/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宜蘭張宅/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半半齋/德豐木業+林煉昌建築師-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年豐●七也/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惠宇天青/劉偉彥建築師+雅門建築-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延伸閱讀】
歷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https://www.traa.com.tw/Project/List

 

【購書資訊】
電話 : 02-2754-8176#11
http://www.ta-mag.net/ta/Blog-List.php?id=32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