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住宅有關的建築專業雜誌或書籍其實並不多,也就是說從建築的觀點來討論住宅的相關資訊,與房地產及室內兩者相較,在現今的社會是相對較少的。也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如何讓他們理解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住宅,並提供以建築的觀點為立論基礎的資訊甚至知識,應是建築界努力的重要課題。
撰文|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一般而論,與「住宅」有關的資訊來源,如在報紙或坊間的雜誌裡所提到的住宅,大部分會從房地產的角度來呈現;這時這些住宅所座落的區位,以及以優美的文案激起人們對於「生活意境」的想像,就成為了報導的重點。不然就是直接進入到住宅的內部,從室內設計的角度來解說住宅;此時室內設計的風格,或是家中的陳設、家具、設備等,就成為了關注的對象。然而,介於房地產與室內設計之間的「建築」呢?或具體而言從建築的角度來討論「住宅」,相關的資訊大多會在哪裡看到呢?
不論到實體或網路書店,與住宅有關的建築專業雜誌或書籍其實並不多,也就是說從建築的觀點來討論住宅的相關資訊,與前述兩者相較,在現今的社會是相對較少的。也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如何讓他們理解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住宅,並提供以建築的觀點為立論基礎的資訊甚至知識,應該是建築界努力的重要課題。
建築包含了實體的「空間」,以及使用該空間之使用者的「生活」,兩者相輔相成,且互為因果關係。而在所有建築類型中的住宅,「空間與生活」更是極為重要的設計考量因素。亦即建築師設計一棟住宅,除了設計住宅的實質空間之外,其實也設計了居住者的生活;他們住在此住宅中的「生活型態」(lifestyle),更藉助於建築師的設計巧思,逐漸地顯現出來。而且更重要的是,與住宅的實質空間品質同等重要的「生活品質」,亦將會透過該住宅,潛移默化地被居住者所感受到,進而漸漸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其個人或家庭之長久的美好回憶。
鉅虹樸森/葉嘉建築師事務所-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住宅與居住者間存在著緊密的關聯性,好的住宅設計契合了居住者的各種需求,其中包含了實質的生理需求,以及精神的心理需求。而且居住者不僅僅只是個人而已,更包括了所有成員的家庭,也因此好的住宅設計將會促使家庭中各個成員的關係更為緊密,親情更為融洽。在國外許多的優秀住宅設計中,都會看到這種案例。例如由妹島和世所設計的「梅林の家」(2003),在由鋼板所構成的方盒子中,住宅室內充滿著各種的房間開口,居住其中的一家五口,年輕父母及三位小孩在各房間中,可以任意地一起遊玩、聊天、工作、睡眠,而有趣的是他們隨時都可以透過那些房間開口,看到誰在哪裡,做什麼事情。正由於此住宅室內空間的特性,讓他們彼此之間產生了視覺的連結,也因此各成員間的情感與家庭的凝聚力極為強烈;妹島和世可說是為此年輕家庭,設計並創造出了一個專屬的和樂的「家」。
「梅林の家」只是一個小住宅的個例,如果「家庭的凝聚力」是該住宅設計發想的原點,妹島和世想要探討的設計議題的話,住宅室內的房間開口就是衍生出的設計手法,兩者環環相扣,更是這個住宅特有的。進一步地,如基於此觀點檢視目前住宅獎中的住宅作品,雖然每個作品的業主、基地條件、及規模等皆不同,但是建築師都會努力地發揮其特有的設計巧思,並呈現豐富的設計手法。然而,在純熟的設計手法背後,透過這些住宅作品所傳達出各種的設計議題(design issues)有那些呢?甚或是在這些設計議題中,有無蘊含著「社會性的設計議題」之可能性呢?
雖然這些參加或入選的住宅作品,以單棟住宅來說,除了少數之外,其餘大多屬於都會型或郊外獨棟型,比較是中產階級以上的住宅。而如果是集合住宅,除了極少數之外,幾乎都是建設公司委託的設計案,是遵循著某種商業機制下的住宅。也因此在目前思考住宅的範疇中,同時在這些作品中討論「社會性的設計議題」,原本就比較陌生;因為專業者一般都會認為,住宅如冠有「社會」一詞,才會警覺性地聯想到社會性的議題,例如「社會住宅」就是最好的例子。
BROWNMIST/劉克峰+謙漢設計+鄭宇能建築師-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再加上目前所看到的住宅設計大部分都是民間委託的,多與公部門無關,致使建築師大多較少從社會的角度來思考住宅。不過我們仍必須體認到,如果檢視「住宅」的本質,與住宅最有關的居住者就是一般的民眾,這些民眾都是整體社會中的一部分,許多設計議題應該與他們都有關係。
住宅與其他的建築類型不同,她是社會中每位民眾安身立命的居所,同時也是提供民眾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可說是社會不可或缺的建築類型,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因此各個國家都會針對住宅訂有住宅政策,而相對地其他建築類型並沒有另訂政策加以引導,由此可見住宅的重要性。我們如以台灣或相鄰的日本為例,從不同的住宅政策中,都會看到具有社會性的設計議題存在,而這更說明了住宅並非只針對特殊的居住者,實際上都與一般民眾有著密切的關連性。
先以台灣為例,內政部很早就訂有《整體住宅政策》,在最新版的政策目標中,闡明了「基於憲法保障國民基本人權之精神,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在健全之租售住宅市場、合宜居住環境品質、多元居住協助與社會住宅之規劃下,達到不同所得水準、身心機能、性別、年齡、家戶組成、族群文化之國民,均擁有適宜且有尊嚴之居住環境之目標」。
大華湖閱/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可以理解到,政府強調住宅是國民的基本人權,這是屬於政策的理念。其次,結合民間資源、健全住宅租售市場、提升居住環境品質、以及規劃社會住宅等,則是屬於執行的策略。而針對不同所得及屬性的民眾,促進或提供「擁有適宜且有尊嚴之居住環境」,則可歸屬於實質的做法;此點直接與住宅設計有關,也可說是與住宅有關之社會性議題的原點,許多的設計議題與設計手法,應該皆可以此為核心而展開。
再以相鄰的日本為例,他們同樣訂有住宅政策――《住生活基本計画(全国計画)》。檢視其政策目標更為具體,並歸納為三個視點,再相對應提出了八個目標;內容如下:
一、從居住者的視點
目標1:實現想要結婚生子的年輕世代,以及擁有小孩的家庭,可以安心生活的居住環境
目標2:實現讓高齡者可以自立生活的居住環境
目標3:住宅的確保,特別是確保想要擁有住宅者之居住安定
二、從住宅存量的視點
目標4:超越以購屋為目標之新的住宅循環系統的構築
目標5:藉由重建或改建,更新安全且高品質的住宅存量
目標6:促進快速增加之空屋的活用或拆除
三、從產業及社區的視點
目標7:藉由強勁經濟的實現,促進居住生活產業的成長
目標8:維持及提升住宅區的吸引力
在這些目標中強化並詳列了特定的居住者類型,以及居住安定的重要性。同時也從整體住宅存量的角度,提示了住宅新建、重建與改建、以及再利用之生產系統的重要性。另外則更延伸至住宅與居住生活產業,以及社區等領域等。這些政策的視點與目標之涵蓋面極廣,對於住宅相關的社會性議題也都可以從中發掘進而衍生出來,非常值得我們借鏡。而且更重要的是,上述的諸多議題並非只針對公營住宅(即台灣的社會住宅)而已,不分公部門或民間興建的,不分住宅的類型屬集合住宅或單棟住宅,也不分豪宅或平宅,更不分處於都市或鄉村的住宅,都會觸及到上述政策目標中的一部分。
層之家/都市山葵建築設計工作室-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台灣的住宅發展已從早期「量的滿足」,逐漸演進至目前「質的追求」階段,這可從這幾年相關住宅獎的出現,以及獲獎的住宅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這應是十分正面且值得稱許的現象。然而在這些住宅作品中,雖然建築師的設計思維十分多元,設計手法越顯純熟,但是在與住宅相關的設計議題上,似乎仍然呈現著「同質性」過高之問題,這種現象必須予以重視與討論。
同時,我們如回歸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住宅的居住者類型與屬性均不一樣,住宅設計理應呈現出各種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設計議題過度類似的話,將會間接引導出「規格化與標準化的住宅設計」之錯誤方向,對於居住者的「個別性」與「差異性」完全無法對應。特別是台灣近幾年來,許多的研究都提醒了少子高齡化的現象十分顯著,其直接地影響了台灣的人口結構,更間接地改變了家庭的型態。由於家庭為住宅的基本核心,住宅也因而將會隨之改變。致使我們可以如此斷言,關注「家庭」(居住者)與「居住」(生活),以及在住宅中的「居住模式」(行為),三者相互之間的關係,並藉由時間的演變以及相互滲透後各種樣態的考察,應會是未來住宅設計的主軸之一,並進而以此為基礎,提出不同的住宅設計想像,以因應台灣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十分期待針對住宅之社會性設計議題的探討與表現。
河之家/H2R architects+胡永復建築師-專書內頁;圖片提供: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參考文獻】
1、內政部(2015):「整體住宅政策」,內政部。
2、国土交通省(2016):「住生活基本計画(全国計画)」,国土交通省。https://www.mlit.go.jp/common/001123468.pdf
3、篠原聡子、大橋寿美子、小泉雅生編著(2002):「変わる家族と変わる住まい-〈自在家族〉のための住まい論」,彰国社。
4、曾光宗(2007):「社會與家庭變遷下之集合住宅設計-「東雲Canal Court集合住宅」介紹與評析」,『建築師』雜誌,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雜誌社,385期,2007年1月號,pp. 90-95。
5、妹島和世所設計的「梅林の家」,可參閱https://www.tozai-as.or.jp/mytech/04/04_sejima02.html
【延伸閱讀】
>歷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https://www.traa.com.tw/Project/List
>《台灣住宅建築獎作品集》正式出版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43
【購書資訊】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電話 : 02-2754-8176#11
http://www.ta-mag.net/ta/Blog-List.php?id=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