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24.Dec.2020
邱文傑建築展論壇講座「那個時代,這個時代」
活動訊息


主持人:王增榮
與談人:吳光庭X郭肇立

【展覽暨論談】
時 間 | 15:00-17:00
日 期 | 2020 12/19 (六)、 2021 01/02 (六) 、2021 01/09 (六)、2021 01/16 (六) 、2021 01/30 (六)
地 點 | 山屋·芝山四樓講堂
地 址 | 台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一段305巷3弄10號




郭肇立:東海校園的出現,主要仰賴美國援助,故成立時董事會組成複雜,當時組成內有國民政府、美國長老教會、台灣台南教會的成員,由於國民黨高層知道美國是為藉學校教育來培養反抗勢力,因此很快就透過手段把這個組成推翻。在貝聿銘建築師留在美國檔案局的資料中,有兩份檔案是關於張肇康的,這是因張家與貝家關係密切,因此張家家族人赴美的綠卡,經查也是由貝先生申請的。

而陳其寬與張肇康兩人在初期東海校園的分工也不同,陳其寬因為一直想當畫家,非常擅長畫透視圖,因此東海初期校園的鳥瞰圖都是由陳操刀。而張肇康則是真正的專案建築師,是與貝先生一起發展設計。今日回頭看張先生的建築思考,還是站在比較傳統的角度,在找傳統跟現代兩者之間的關係。陳先生追求的則是現代建築,這可從他主導東海校園建築時的風格,比如建築系系館、小白宮等看出,與其說他是建築師更靠往藝術家。我會說在東海校園初期的建構及路思義教堂裡,張肇康比陳其寬貢獻大,是來自張肇康編寫的工作報告,報告中清楚的紀錄他在思考路思義教堂的施工方式,該怎麼解決施工困難,施工期程多久,造價該怎麼控制等。
 

王增榮:郭老師覺得張肇康是一位保守的建築師嗎?太傳統缺乏創新,因此在談東海的建築實踐時,常會跳過他?


郭肇立:張肇康是東海體制內的一位建築師,影響力不大。而陳其寬雖然接手完成了路思義教堂,但他心中想的是「白房子」,從陳其寬、漢寶德等開始就奠定了東海建築教育的路線,只有形式沒有想法。漢寶德先生接東海建築系後,心中只想抹去既有舊的紋理,來蓋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因此造成後期東海校園缺乏核心,加上東海總務長(也泛指諸多學校的總務長),對舊建築不尊重,總是在破壞好東西。


吳光庭:東海近年一直在努力推動將整個校園申報文化景觀,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計畫把全國校園建築都改到合乎今日法規規範,但問題在於1970年以前,台灣在建築法規這一塊上是屬於無政府組織的,當時建築師是在沒有健全的法規規範下進行建築實踐,若現在政府用命令要全部改合乎今日法規,則這些優秀的建築作品都將難存在,所以在推動全校園申請。

若回頭來談張肇康建築師的作品,若只單看一棟建築,是沒有值得研究的建築,但他對整個東海校園有貢獻,這值得肯定。過去我們對畢業自哈佛的建築人有過多的期待,誤以為他們可以救國,但這是不可能的,而貝聿銘及張肇康就是在告訴我們環境跟城市是重要的,建造品質是重要的。


郭肇立:路思義教堂的形式一直都在發展,張肇康會離開團隊是因為受限於台灣的建造技術跟沒有預算,他苦等許久沒辦法籌措到經費才離開,之後陳其寬接手當PM時,因為Corbusier為布魯塞爾世博會菲利浦展館(1958)開幕,貝聿銘約陳其寬赴歐在會場見面,共同參觀菲利浦展館,回國後陳其寬就開始研究,接著找到結構技師鳳後三,才解決結構問題建造完成。
>延伸閱讀:https://www.facebook.com/januskuo/posts/1982667015165443


吳光庭:在張肇康的建築作品中,我沒看到他的建築風格,而是能從其建築配置計畫中讀出他是怎麼思考建築跟環境的關係。現在去看那個時代,我對王大閎建築師是失望的,因厭惡直接運用傳統語彙的他,確在晚期認為國父紀念館是他的重要作品。我認為戰後台灣有幾個時間點是關鍵:第一個是1951-1965的美援時代,當時文化氛圍保守,代表人物是留法的盧毓駿建築師。第二是1979-1982由建築師雜誌主辦的一系列座談,當時王鎮華教授提出「本土」建築,這完全是跳脫過去的框架。同時期陳定南先生擔任宜蘭縣長(兩屆1981-1989),開始在推動屬於宜蘭環境的建築,加上都市計畫法(1988?)及文資法(1982)開始擬定實施等,都在該時期。第三個時期則是1994-1999,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及面對921大地震,人們開始重視自己的居住環境,也是新生代建築師學成歸國開始實踐。而1990年壽命不常只有20期,由我擔任總編的《雅砌雜誌》也應算是一個關鍵,當時雖然已經解嚴(1987)但整個社會還是很壓抑並沒有感受,因此這本雜誌是解放了對空間的框架。


王增榮:我認為張肇康對中國傳統是倦戀的,若去讀他的配置圖仍是很布雜跟紀念性的,張肇康的作品並沒有超越那個時代。宜蘭是一個神奇的經驗,給當時年輕建築師很多實踐的機會,對今日仍有很多啟發,但20年後的今天呢?


吳光庭:我們過去一直希望用建築形式解決問題,但現在已經改變了,形式的重要性弱化了,而是對建築、對環境、對構造、對生活的態度跟表達,已經不會鼓勵學生要去用形式回應城市、歷史跟文化。


郭肇立:建築是一個整體,不能拆開來單談氣質、文化。台灣是一個微妙而獨特的生活場域,充滿了各種不確定,且主體性是游移的,各自沒有對話,因此常要找外面的東西來壯膽,我認為應該要放棄這些,來講自己的語言。


論談完整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axbarchitecture/videos/151723556341913

 

【延伸閱讀】
>重構記憶場域/台電訓練所綜合大樓競圖展「翻轉‧育電域」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54

>讓老屋成為台灣城市的品牌/吳聲明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52

>直擊2020遠東建築講座/藝術.重構.設計國際論壇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49

>張清華建築師談「可適的韌性建築」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42

>李金威建築師談Are we ready? Architecturally speaking.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48

>2019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入選作品對談與評論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39

>>>>>>>>>>>>>>>>>
撰寫、攝影、編輯:王進坤/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執行經理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