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02.Jul.2021
2022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首次評審會議
決議「建築專業」與「非建築專業」決選評審合併審查
活動訊息


增加「非建築專業評審」緣由
由於居住是基本人權,是每人每日都必須身處的空間,故本屆在決選審查部分做出調整,在既有建築專業評審團外,邀請非建築背景的社會賢達組成獨立評審團,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對入圍決選現勘的住宅作品進行評選。

本次評選原規劃「建築專業評審」與「非建築專業評審」兩組決選評審團,並各自獨立評選,其中「非建築專業評審」只評選由「建築專業評審」審查入圍至決選現勘的作品,再由兩組評審團各自從入圍現勘作品中,討論並票選出各自的得獎作品,透過完整記錄報導兩方各自獨立評選的過程,讓參賽者及社會大眾,能參照瞭解兩方對今日台灣住宅建築在建築造型、基地配置、生活機能及空間美學等議題的看法。




非建築專業併入建築專業評審一起評選之經過
為求慎重,在首次評審會議中,將此次變革之緣由及審查方式與本屆評審進行說明, 十四位出席評審針對此次變革及審查方式提出建議,希望將「建築專業評審」及「非建築專業評審」合併一起進行決選。評審會議結束後,主辦單位召開內部會議,針對評審提出之建議進行討論,在回歸本屆變革的初衷及成立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的核心理念下,最終同意將「建築專業評審」及「非建築專業評審」合併一起進行決選審查,評審名稱也統一訂為「決選評審」,不再區分為建築專業或非建築專業。為讓參賽者及社會大眾瞭解修改始末,首次評審會議內容整理如下。

時  間:2021年5月17日
地  點:線上視訊
整理撰寫:王進坤

【出席】
>初選評審(以下依姓名筆劃排列)
邱浩修/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副教授兼學務長
黃介二/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 主持建築師
董育綸/董育綸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戴嘉惠/戴嘉惠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蘇瑛敏/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教授兼設計學院副院長
>報導連結: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94

>決選評審
林友寒/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主持建築師
林舜龍/達達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藝術總監
張景堯/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張麗莉/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 理事長
張鐵志/VERSE 創辦人、社長
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 秘書長
楊惠姍/琉璃工房 創辦人/藝術總監
潘 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創辦人/主持建築師
龍應台/作家
>報導連結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95

>主辦單位
歐陽駿/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社長
陳聰亨/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 秘書長、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經理

>主持人
黃長美/《台灣建築》雜誌 總監、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第八屆traa報名辦法:https://www.traa.com.tw/Files/RegistrationForm.pdf


【會議記錄】
龍應台:我過去參與的經驗多是大型公共建築,比如台中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等,這次很開心能擔任評審,瞭解台灣私人住宅建築發展的現況,我一直認為每個人生活美學的體驗還是在居住上。目前主辦單位規劃「建築專業評審」跟「非建築專業評審」是兩條線彼此沒有交集,頒發獎項則是「單棟住宅」跟「集合住宅」兩類,評選結果是兩組評審各自頒發這兩大項。由於這是第一次在決選中成立「非建築專業評審團」並頒發其獎項,因此評審團的名稱跟評選方式很重要,就目前名稱來看,若參賽者得到「非建築專業評審團獎」會不會覺得他得的獎是非專業的?本屆非建築專業評審團的成員是知名作家、藝術家等組成,是否一定要稱之為「非建築專業」呢?因「非專業」三個字會給人否定性的感覺,容易讓人誤會主辦方的原意,我知道主辦方是認為人文美學工作者,可能會感受到在專業建築師天線之外的事情,藉此來回饋給建築工作者,因此若獎項名稱照現在這樣取,未來得獎者被問你得什麼獎時,簡化回答就成了非專業獎,這樣會失去本意。因此,我建議評審名稱可以改為「人文美學」或其他合適者,就不會掉入剛說的可能誤會,導致得獎人不覺得榮耀。

黃長美:住宅獎「單棟住宅」和「集合住宅」的獎項,並未區分成專業獎或非專業獎,而是由建築專業決選評審選出「最佳單棟住宅」以及「最佳集合住宅」,非建築專業決選評審,也同樣選出「最佳單棟住宅」以及「最佳集合住宅」,因此獎項的名稱並不會是「建築專業單棟住宅獎」及「非建築專業單棟住宅獎」,而是都稱為「最佳單棟住宅獎」及「最佳集合住宅獎」,只是由不同評審選出的。但關於非建築專業評審的名稱部分,我們會再研議找合適的方案。

龍應台:依照目前規劃,非建築專業評審只評選由建築專業評審從初選名單中選出入圍實地勘察的作品,再從這裡面選出得獎作品,因此可能兩個獎項都會有不同的得獎者?

黃長美:確實是這樣,但評審團的名稱會再研議怎麼調整較合適。

王進坤:目前評審的名稱確實可能讓得獎者誤會獎有分專業跟非專業,但實際上主辦單位這兩個獎的高度是一樣的,但兩者代表的觀點不同。

陳聰亨:回到原意,住宅是每個人每日都會身處的家,因此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跟意見,故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於本屆成立非建築專業評審團,邀請在座於文學、藝術等領域的賢達擔任,由您們的角度選出優秀的住宅建築,對得獎者同樣是至高的榮耀,所以兩組決選評審沒有高低之分,但名稱怎麼調整,我們會再思量。

林舜龍:我同意龍老師的看法,確實名稱會讓人誤會,因為徵件辦法上就列出建築專業跟非建築專業兩組評審,直覺上會給人比較負面的聯想。

張景堯:我看徵件辦法時誤會了,以為今年的得獎者是由建築背景跟非建築背景的評審共同選出來,現在才知道原來是拆成兩個評審團評選,我建議不要分開這樣比較自然,我瞭解主辦單位是希望鼓勵不同面向的建築作品,比如之前有一屆頒發「技術特別獎」,得獎者是我的好朋友,私底下聊天時他就會問得這個獎是因設計做不好,只有技術好嗎?因此,我認為住宅獎就是住宅獎,不要再岔出其他分項。每位評審在評選時,都一定是主觀的去選擇,因此不需要分開評選,而且目前的寫法確實容易讓人誤會,不知道最後是兩個平行的獎項。

龍應台:我同意張建築師的建議,我本來也以為是建築跟人文美學的評審一起進行評選,如此選出來的得獎者,在建築、在美學的包容性會特別強,也會突顯出住宅獎是「建築專業」再加上「人文美學」的視野,但現在才知原來是規劃兩個平行的審查跟獎項,兩邊是沒有對話的,這對得獎者的意義是不同的,因此我支持一起評一起給獎。



彭揚凱:我也呼應龍老師跟張建築師的意見,這屆變革的特點是在原本建築專業外增加人文美學評審,因此我很期待在評選時,對作品討論能夠有對話跟激盪,但現在才知道是兩組分開審查彼此沒有對話,我認為這是很大的損失,因為每位評審不論背景如何,在美學跟使用性上應會有其獨到觀察與見解,因此建議最終的獎項不要分開,而是共同評選並一起選出得獎者,若覺得這樣會有遺珠之憾,可以在各類獎項增加名額。我認為透過這樣的評選過程,建築專業跟人文美學兩個不同背景有趣的討論,並且激盪出的火花,會超越傳統建築獎項的侷限,在原本建築的形式、機能外提出對居住的價值、生活、美學的想像,這會非常令人期待。

王進坤:本屆住宅獎增加人文、藝術等背景評審,並且與建築背景評審分開評選的原因,在於過去國內也有建築競賽會邀請不同領域背景的專業者加入評審團,但也觀察到原本立意是期待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但結果仍被建築專業者的聲音給壓下,因此決定分成兩組評選,各自獨立討論選出得獎作品,藉此展現出各自的觀點。在座的諸位多有擔任評審的經驗,也知道審查的過程是激烈的討論,是來回拉扯甚至妥協下才選出最終結果,若一開始就合併一起評選,擔心會失去聽到不同聲音的機會,因此才規劃分開評選各自選出得獎作品,讓不同的觀點可以一起呈現。

張麗莉:在被邀請擔任評審後,看到這麼多位非建築背景優秀的文化人,一同評審非常的開心,因為這會是多元面向的討論,但原來是要分為兩個平行線評選,除覺得可惜外,也可能會造成困擾,比如「非建築專業決選評審」的獎項名稱,就容易造成誤解,雖然沒有建築專業背景,但在人文及美學上有非常高的涵養,因此希望還是回到「台灣住宅建築獎」主題下,讓大眾跟專業者發現原來除了建築專業的評審外,還有人文背景、美學背景的評審,是一同討論才共同選出,大家都知道建築有很實際的面向,但住宅獎卻願意加入美學跟文化這樣多元的聲音,讓大眾跟建築專業者看到不同面相的建築,因此我建議可在獎項上多琢磨,或許可以成立特殊的獎項來突顯出這屆不同的地方,但評審團的多元應該被尊重,能跟這麼多不同背景評審一起討論,也是我想學習的地方。

潘 冀:我也同意不需把這條線切得這麼清楚,學建築的人包括我都很想聽到不同領域專家的意見,尤其文化背景跟建築背景切入的觀點應該不太一樣,或切入的深度不同,因此我也建議不要分兩條線,在評選時能一起討論,能激發不一樣的看法,也不會發生各自評而誤把功勞給某某設備廠商。我舉台灣真實的某個豪宅案例來說,社區內設有一個非常偉大的畫廊,會很吸引人要住在裡面,但我就在想學建築的會怎麼看,不是學建築的又會怎麼看這個設施,因為一般大眾可能因為這畫廊就覺得這社區很棒,但學建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畫廊只是用錢營造出來的,那這就會是不同的觀點,但只要大家能坐在一起,這些不同的議題都可以拿出來辯證討論。

楊惠姍:本屆主辦單位提出「非建築專業評審」,是一個非常有創意很好的出發點。一起評的優點是不同背景彼此能交叉討論,突顯出不同角度的觀點跟看法,激發出更多的觀點跟創意,因此站在這個角度我同意合併一起評選。現在的生活已經非常多元,並涵蓋很多面向,因網路跟交通發達,資訊流通比過去便捷許多,因而也擴大生活跟設計層面,在這個現況下,專業與非專業一起討論會是非常好的事情。

林友寒:若居住是一種權力,那個權力就是美學的出發點,因此是否必須為建築專業不是重點,我們應該對自身的文化素養有信心,作為建築工作者都知道住宅已不是形式或空間的事情,產生住宅美學的原因很多,包括地域、氣候或與人溝通上的都是,因此這不會是專業或非專業的事。在德國的建築競圖裡,專業只是控制你交的圖是否符合規定,並非在決定審美的事情,因此不用把建築專業角色訂這麼清楚,我期待與其他領域評審溝通上的火花。



邱浩修:依照目前規劃初選評審都是建築專業背景者,但初選審查是負責對報名跟推薦的住宅建築進行第一輪篩選,是否也應該納入多元的聲音一起討論,不然我擔心可能會被我們建築專業者篩掉了多元的聲音。

王進坤:初選評審跟決選評審在角色上是彼此分工,透過初選評審的協助先把關,將可能在技術、功能、美學上較缺乏突破或自明性的作品先篩掉,並請初選評審將在初選時看到的特殊面向或觀察,轉述給決選的評審參考,因此初選評審並不是要選出(框出)自己覺得最好的住宅,而是要選出最多元的住宅建築面向,提供給決選評審進一步評選。

戴嘉惠:過去建築獎項的評審都是以建築專業者為主,這次納入多元背景的評審非常好,因此若是兩條平行線審查是很可惜,因為缺乏交集就無法共同討論出一個最好的住宅理想,應該是把兩種不同背景的聲音包容在一起,變成獎項的結果,這樣比分兩條線會有更多的對話也更多元。第二是不論專業或非專業每個人都有住宅經驗,雖然每個人的視角不同,但建築獎有一個基本門檻必須先達到,因此我不認為會有很大的落差,但視角不同激發出的討論會非常的有趣,若依照過去歷屆的經驗,從一百五十多件作品中篩選到剩約三十五件入圍決選,其實也篩了四分一快五分之一,因此提供給決選評審的作品都是在一個水平以上,因此不論專業或非專業評審都能在裡面有足夠的東西討論。

黃介二:我建議可維持分成兩條線評選的方式,原因是專業會有專業的盲點跟困境,又常常彼此在同溫層內討論,而住宅又跟每個人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很期待聽到文化界、藝術界,甚至是ㄧ般民眾從他們對住宅的看法去評選,很好奇結果與專業者評選會有什麼不同,我建議等得獎者都選出後,才舉辦合併的座談交叉討論,檢討專業界從自認很重要的點設計出的住宅,與一般民眾包括文學、美學界領域專業者的看法相同嗎?因此期待看分開評選的結果,會是同質性高,還是完全不同,這對建築專業者會是很好的提醒與反省的機會,再藉由這個結果進行交叉討論,而且以過去的經驗,確實專業跟非此領域者坐在一起評選時,大家會很客氣,有時候非此領域者會因為認為自己不懂而太過於尊重專業者的觀點。住宅空間其實與每個人生活非常貼近,專業者有時候會是陪伴者的角色去協助瞭解需求,執行技術或整合引導最後的結果,因此透過結果出爐後再進行討論,我期待這樣的對話。

董育綸:這次規劃分成兩條線評選,所以有可能一件作品會得兩個獎嗎?以及想呈現兩種不同聲音的想法,是否一定要分成兩個獎才能達成呢?

黃長美:我們觀察到建築人多是窩在自己的同溫層內講自己的話,其實是渴望聽到外面的聲音,因此本屆邀請文化和藝術背景的專業者擔任決選評審,藉此給專業者刺激。我們在構思時認為,若得獎者獲得由文化美學專業頒發的獎,這是來自使用者的肯定,是很高的光榮值得驕傲,不會有低於專業獎的可能。不過一路聽來,各位評審似乎認為合併一起審查較合適,請容我們稍後討論,再將結果回報給各位。

蘇瑛敏:當看到本屆評審名單時,我覺得非常有創意,因為有這麼多元背景的評審們能一起討論住宅作品。今日才瞭解原來是規劃分成兩條線評選,我個人支持所謂專業、非專業評審一起討論評選。過去我擔任過許多獎項的評審,確實應該區分獎項名稱來獎勵不同取向的作品,但這並不容易,就如前面張建築師提到若得到技術獎者,會懷疑是否只有技術好。因為住宅獎的傳統就是會將評審在評選時完整的討論過程,在雜誌上刊登報導,大家都可以去閱讀,我期待不同背景評審在評選時討論的火花會激發出新意。但若分成兩條線各自評審,之後必須要面對獎項名稱該怎麼取,這又會延伸出各自解讀的問題。因此若從這角度,我贊成不要分開而是一起評選,也會吸引人來看審查討論過程的火花,這對評審自身就是很好的學習跟交流。至於最後是否給更多的獎項,可以當場再討論。

張鐵志:我同意「非建築專業決選評審」要改名稱,應該修改為更合適的。再來我也贊成專業跟非專業合成一個獎項評選,因為重點是審查過程的對話,讓建築專業跟非建築的評審能一起交流,這是比較有意義的,若照原本規劃是拆兩個獎項,我相信人文美學背景頒的這個獎,應會對建築界引起騷動,建築工作者會好奇為何會不同,因而有機會引起新的討論,我想這應該是主辦單位原本規劃時期待的,但我仍認為一起評選一起討論,並一致決定是更有意義的,但在獎項部分因為有新的標準,可增加新的名目。

陳聰亨:感謝各位評審給予的寶貴建議,讓我感受到本屆增加「非建築專業決選評審」是對的決定,若仔細看各種類型的建築,應該只有住宅建築這類型可以納入多元背景的專業者一起審查,因為住宅是每個人的家,不該只有建築背景的人可以評選,只要是住宅的使用者都可以來擔任,因此不論怎麼來調整,都已開啟一個新的討論,透過本屆的改革,讓大家看到住宅的本質在生活面應該被重視,而這一直是住宅獎成立的初衷。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參選辦法】
徵件日期: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止
參賽資格:自2018年1月1日後取得使用執照或竣工之住宅建築
聯  絡  人: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王進坤
電子信箱:traa@sunyuan.com.tw 
電  話:02-2966-4366 #863
報名文件:https://www.traa.com.tw/Files/RegistrationForm.pdf


【延伸閱讀】
>2022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徵件開始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97
>2020第七屆台灣住宅建築獎暨學生論文獎頒獎典禮紀實
https://traa.com.tw/Event/News/130
>2020第七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得獎作品公告
https://traa.com.tw/Event/News/116
>>>>>>>>>>>>>>>>>
整理:王進坤/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秘書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