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02.Aug.2021
期待的理想居住環境及住宅樣貌
─2022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首次評審會議
活動訊息


由於本屆在決選評審團中做出變革,為讓建築背景及非建築背景的專業評審在審查之前,能先就住宅建築議題進行交流及討論,故在首次評審工作會議中擬定兩個主題;一、您認為理想的居住環境樣貌?二、期待看到怎樣的住宅建築?讓每位評審發表意見及看法,藉此促使評審互相交流認識,同時透過公開報導,讓對住宅建築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以及有志報名參加本屆競賽的建築工作者及開發商,更為瞭解本屆評審對當代居住生活環境的期待,以及對住宅設計、建造趨勢的觀察。




時  間:2021年5月17日
地  點:線上視訊
整理撰寫:王進坤

>主辦單位
歐陽駿/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社長
陳聰亨/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 秘書長、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經理

>主持人
黃長美/《ta台灣建築》雜誌 總監、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註:本屆決選評審作家平路及作家成英姝,該日因故無法出席評審會議,會議後請兩位評審補述其對此議題之觀點,一同刊登於本文中。



龍應台/作家
四個多月前我搬至荒野中的農舍居住,之前長期定居於都市,在移居的第一個月時,在室內看到從外面野生環境爬進來的蜘蛛、蜥蜴、蟾蜍等等,第一個反應是尖叫,然後找手邊最近的物品去打,但到了今天,看到巴掌大的蜘蛛在室內爬,我仍會驚一下,但緊接著是會去找條毛巾把蜘蛛包起來,再從窗戶把它拋回草地。居住環境的改變導致了我這個居住者生活行為的改變。我想說的是,理想的住宅建築應與外在周邊環境是一體並彼此呼應的,因為居住者本身的價值、氣質及生活方式都與住宅空間有非常密切的互動關係。若住宅建築、外在環境及居住在空間內的人,三者之間的關聯是一種有機的、韻律一致的,那就是一個好的建築。



林友寒/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主持建築師
作為一位建築師在擔任評審時,需非常謙遜地看其他建築師用怎樣的方式去詮釋理想的居住環境,我認為定義「理想的居住」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我期待的是能看到建築工作者用不同的方式、經驗來告訴我什麼是一個比較新、比較不一樣,或提出他想溝通的居住方式,這是我期待看到的作品。從剛剛討論後我就在想,假如今天我被選去當文學獎或音樂獎的評審,我應該用什麼態度去當「非專業」的評審,我相信在溝通上大家都能找到一個有趣的平台,並從中找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我對這個有信心,但作為專業者,我會有專業者的角度跟態度,因此不同文化背景或各領域的創作者,必須理解專業是有基本門檻的,我會強調這些基本的重要性。



林舜龍/達達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藝術總監
我是藝術家並不是建築師,但因為長期創作地景藝術,對「空間」及「人」是敏感的並且有連結的。近期我購入一棟老宅,試圖要把它變成理想的住家,但這並不容易,因為「理想」勢必會受時間、居住者的使用行為等等影響,因此讓我很欽佩建築師能為別人打造理想的家,因為每個人對理想或幸福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延伸來談,因為住宅蓋起來就是「硬」的,如何把這個很硬的空間變得柔軟,是我期待看到的理想狀態,期待看到很好住,但人住在裡面不會與外面切斷關係而變得很宅,期待不只是一個House,而是一個Home。



張鐵志/VERSE 創辦人、社長
我認為好的作品不論在「專業」或「非專業」上,應該在很多層面都會達成共識,當然專業者會看到更多技術面或細部處理的地方,但真正好的作品應該會打動所有人,因此我不覺得在共識上會有差異。至於理想的居住環境,我很重視住宅建築跟環境的關係,因為人雖然住在裡面,但生活不會只在房子裡,還是必須跟周邊環境連結,故不論是位在台東都蘭的小型住宅或在都市裡的社區大廈,怎麼跟周邊環境共生,運用周圍環境來讓居住者不只在裡面舒適,在外面也很放鬆,能感受整體環境是和諧有品質的,因此期待看到建築師善加運用周邊環境來與建築互動。



楊惠姍/琉璃工房 創辦人、藝術總監
買房我很在乎整個大環境,因為大環境不太能靠自己去改變,我們只能在居住的空間內去設計。

什麼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充滿綠意的環境是我嚮往的,但在台灣寸土寸金擁擠的城市裡,並不容易找到自然的環境,但若能在住宅周圍盡量種植樹木及草皮,對身心健康非常有幫助。台灣擁有豐沛的大自然資源,但在人為規劃的都市植栽卻是不足的!我相信周圍環境若被改善,其實也提高了建築的價值。

在期待的住宅作品上,從居住者角度的經驗,是否能強化收納的功能規劃,在設計階段就納入考量,我們應該都有經驗,當入住到酒店的時候,打開房間門,看到的景象是非常的整齊舒適,但是當把衣服物品散放進去的時候,原來的美感都沒有了!所以當美感與機能被妥善的結合,就可以在有限的居住空間內,營造最舒適的生活場所。

都市因為土地昂貴,許多建築與建築間的距離並不足夠,開窗位置互相干擾無法保障隱私,如果在設計時就預先設想避開,確保建築的通風跟居住者的隱私。

前後陽台是建築與外部環境接觸上很重要的一景,但常常被忽略而未能發揮最好的功能,淪為堆放雜物之處,如果能夠對陽台的功能有完善的設計;如前陽台種植花草的功能設備,後陽台如果是洗衣涼掛衣服的地方及堆放雜物的地方,是否有一個設計,是不要讓對面的鄰居看到這些畫面!所以在通風採光及深度大小上預先有完整的機能規劃,讓居住者直接就能很好地使用。

就是我期待看到的住宅建築。



潘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創辦人、主持建築師
從事建築設計者都必須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包括對美、對文學等都會具有相當程度的鑑賞能力,因此我相信藝術家、作家等專業,對生活跟空間也會具備相當的能力,因此我很期待不分專業一起坐下來開會討論。我長期關注「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發現過去幾屆的得獎作品多屬於「豪宅」等級,因此在這屆多元背景組成的評審團下,我很期待能找到設計品質高,而且不是一般人眼中的豪宅設計,對大眾來說豪宅的設計好是應該的,假如不是在豪宅條件下,仍能設計得完善而適切,這對都市、對環境會有正面的影響跟貢獻。

再來,我認為住宅建築跟環境彼此呼應是最重要的,雖然通風採光及空間的流暢性、多元性也很重要,但建築坐落在土地上對環境的影響劇烈,尤其住宅建築又是「量」最大的,若希望都市跟自然環境能更好,住宅建築必須要有正面的提升,期待設計住宅的建築師及開發商都能將這個目標放在心中一起來努力,我認為好的建築設計一定具備人文氣質,不會只仰賴金錢去堆疊。



張麗莉/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 理事長
我進入建築業已經三十三年,這之前其實我在學校所主修的是企管並非建築,所以在過去媒體常形容我是家庭主婦跨行入建築,因為我一直以使用者的角度在構思建築;同時我經營臻品藝術中心至今也三十二年,所以建築、人文藝術一直都融合在我的生活中。而我一直在思考理想的居住環境是什麼?因為我就是在幫別人打造「家」,在規劃設計中設想居住者的需求是什麼?該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除須從使用者角度切入,也必須讓建築與環境共生彼此呼應。

作為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的理事長,我常與其他國家的建築工作者開會,「豪宅」還是「好宅」這個議題常是討論的核心。今日台灣房價居高不下,居住正義不斷被提起與討論,但房價之高漲主要原因在於土地昂貴,加上營建的成本不斷攀升;尤其近期勞動市場人工的短缺也拉高成本及延長工期,促使建築品質與房價難以控管。而去年COVID-19爆發後,住宅如何回應生活因疫情造成的改變,也成了重要的議題;但建築師提出的想法也必須要得到業主的支持,才有機會能夠被實踐,我想這些都是要面對重重的關卡。很期待看到有作品在面對這些問題下,能提出極具啟發的答案,我也期許自己能看到這些背後的心意與實現。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是在談台灣的住宅建築,因此「適切性」很重要。不該為了銷售或其他理由而加了很多不是居住者需要的空間,反而造成住戶的負擔。因此除了談買不買得起房子之外,其實買之後,能否負擔擁有也應被納入考量! 我常想如果扣除這些為了設計但不必要的空間跟設施,或許就可降低造價而使房價下降。如果真正在思考回到住宅空間品質上,就必須要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因為這是不需要增加成本的;透過開窗的角度及被動式低耗能的設計,來降低對能源的依賴,讓自然環境營造舒適的居住空間。至於建築美學是比較主觀的,但在這之外應該更關注「永續」這個議題才是根本!



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 秘書長
我大學及研究所學都與建築相關,但現在是在NGO團體工作,關注政府上位的住宅政策,尤其是可負擔住宅議題,這次很榮幸擔任評審。在台灣,住宅建築雖然案量最大,但因為法規、市場等條件,反而是設計上較受限制的類型,但在建築教育訓練上,住宅建築一直是最核心的議題,因為住宅的精神是反應其所處的時代,包括社會、經濟、文化與民眾的需求等,必須要與時俱變。

若要來談對台灣當代住宅建築期望,有幾個面向可納入觀察;第一是回應當代社會的結構改變,比如高齡化、少子化、小家庭等,有無引發新的住宅設計思考。第二是面對後疫情時代,以及資訊技術對生活的滲入,新世代對住宅也許有不同的想法,比如現在年輕人是由手機跟平板來接收資訊,再來外送服務便利,以及因資訊技術的發達「在宅工作」已是進行式,這對如客廳、餐廳乃至其它住宅空間屬性與型態將帶來何種改變,或藉此重新思考房地產的制式平面配置及空間動線,是否仍符合當下或未來的需求。第三是能否回應大眾多元的需求,因為集合住宅是大量同質性的生產,但新世代對生活更有主見,因此能否有彈性多元的另類可能,比如近年國外蓬勃發展的「合作住宅」(co-housing),就是一群對住宅有共同想法的朋友,一起集資買地、找建築師設計、找營造廠興建來自己居住。又比如「玖樓」團隊,雖然是仲介租賃房子,但經由設計將共住共享的概念放入,提供租房者更多的選擇。最後是住宅的生產能否回應當代的營建技術進展,如透過模組化等方式解決人工短缺,讓建築造價更可控,工期更快速,並能達到一定品質。

我期待在決選審查時,有作品回應這幾個命題,讓我們能藉此來延伸討論。



蘇瑛敏/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教授兼設計學院副院長
理想的居住環境有幾個基本的要件,首先必須要結構構造安全,其次要滿足生活需求,最後則是視覺美觀。住宅是每個人生理心理安身的堡壘,因此必須具有歸屬感、舒適性及情感的連結。同時還需反映身處的當代時空背景,及對應周邊自然環境,不僅在住宅內部更要延伸到外在環境的改造。但這些是理想在都市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作為評審,我期待看到每位建築師,透過專業去回應如此複雜的課題提出設計創意,在回應全球氣候變遷、高齡社會、多元化家庭、建築基地特性、業主需求、造價限制之下,發揮智慧創意去詮釋使用者的居住型態及生活模式,建構與周邊環境及社會組織的連結關係,提出最適切的解決策略,將不好的現實條件,來轉換成符合需求的最合適建築。



張景堯/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從旁聆聽非建築專業背景的評審談環境、談建築的想法後,我不擔心一起評選,因為大家的觀察是彼此呼應的,共識其實很高,因此很期待一起討論。我擔任評審的態度是不會先設限,目前聽來大家關心的議題是相近的,比較可能會掙扎的地方在於作品很有原創性,但無法判斷是否好用,而這問題不只在台灣,全球各大建築獎項都是,會得獎的作品往往都是極具原創性,但因為才剛完工不知能否經過時間的考驗,尤其住宅是人們天天使用的空間,因此舒適好用非常重要,既使決選會前往現場實地勘查,但也只能透過短暫的探訪時間去想像使用的樣貌。除了住宅的功能性外,我也會在意它所能傳達的形而上的意涵,讓精神和文化層面的某種能量,透過設計和構築而流露出來。

非常感謝及感動主辦單位和贊助單位,十幾年來持續關注住宅建築。本屆擔任評審將是今年行事曆上最令人期待的事件。



邱浩修/東海大學建築學系 副教授兼學務長
過去我曾擔任過幾次建築獎項的評審,瞭解每位評審在評選時都是從自身出發,我自己除長期在大學擔任教職外,也撰寫建築評論,因此本次擔任初選評審,我有先建構幾個基準來作為之後評選的出發點。首先「住宅」跟「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理想的住宅必須要滿足「家」的當代意義,並獲得大眾的認同,但這不容易從圖面上讀出,因此擔任初選評審必須要保持敏感度,不要被提供的圖像所誤導,這會是很大的挑戰。

若「家」的當代意義要被認同,有三個本質上的事情不會變,第一個就是要回應時代,而今日的住宅建築特性就是大量規格化的生產,以及嚴格的法規、市場限制、高密度的居住環境下,若建築師跟開發商一起合作,創造出有差異性的居住空間跟環境思維,比如新的群居公共性,或對環境友善共存的作法及能包容多樣的生活,為當代建立一個生活的原型。第二是適切關係的追求,也就是對「家」的認同,從住宅這個硬體中回歸居住的本質,重新思考天地神人、風光雨水的關係,讓人能在其間安身立命,這個包容性跟啟發性極為重要。最後是專業技術的突破,這可能是建築背景評審會去著重的地方,包括在空間處理、構造形式及在地性上有無超越性的探討,跳脫當下一般性作法的可能。

我期待看到不只是單純的住宅建築,而是能對居住概念再思辯,尤其今日因疫情爆發大家都被迫關在家裡,若住宅能讓人放鬆不壓迫到精神,還能聚精會神創造,其實也就是一個好住宅了。 



黃介二/和光接物環境建築設計 主持建築師
自己目前是在台南開業的建築師,租了兩棟老房子在裡面生活和工作,今日我們談「當代性」的重要,但我卻想反過頭談我住在老城市老房子裡的感受,其實老祖先很有智慧,已為我們提供很多解答;現代對地域氣候環境及構造的處理上,雖然在材料跟技術上有創新,但觀念上並未有太大的突破,比如傳統建築裡談小宇宙跟大宇宙的關係,就已把人、建築及環境三者的關係交代清楚,讓人能在空間內安身立命,是值得我們學習,並可作為一個線索來回應當代,包括對生活的更多元自由彈性的需求、後疫情時代的住居空間轉變等都是。

至於期待看到的作品,其實我並不想把住宅設計當作一個「作品」來看待,因為住宅雖然規模小,卻是最貼近生活及身體的單元空間,說簡單其實是很難的議題,我傾向看到不是為成就作品而完成的住宅,這個出發點很重要,因為到底擁有建築的專業是為了什麼?要成就什麼?若是為成就作品而完成的住宅,很容易會忽略貼近生活跟使用者的需求;至於集合住宅雖沒有明確的使用者,但還是應該去找尋對未來住宅的想望、對社會性的回應,而非將住宅只當成是商品

設計住宅時分寸的拿捏,往往就是決定好壞的最大關鍵。我很喜歡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的一段話:「要能設計出和居住者的生活等身大的住宅…」,聽來簡單但還真的不容易,一方面是住宅空間尺度的緊密性,更重要的是居住者對住宅的想望跟期望,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很容易會做過頭,但最好的住宅應是設計出比這一家人能掌控的使用,更多一點更好一點,可能才會是最適切對他們最好的狀態。



董育綸/董育綸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是台灣舉足輕重的建築獎項,過去頒發的獎項從公共性的社會住宅,一路到開發商的大型高層集合住宅、連棟住宅,以及私人業主的單棟住宅都有,因此回到什麼是理想的居住環境,其實這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建築師的每一次委託,面對的條件都不一樣,可能是社會住宅、集合住宅或單棟住宅等不同的尺度跟基地,我認為這個答案會在第二個問題裡被回應,也就是當建築師在面對不同條件、不同尺度時,他提出了怎樣不同的美學、經濟性、結構性、機能性的策略去解決這些問題,而能創造出新的住宅空間,這是我期待看到的。



戴嘉惠/戴嘉惠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我認為建築是眾人之事,因此不會只是建築師的事。過去我的經驗多在公共住宅上,因此要做到公共性跟社會性相對是比較自由的,本次擔任評審很期待能在私人住宅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嘗試。我知道近年台灣各地有非常多在技術上傑出的私人住宅,也瞭解設計上有相當多的限制,尤其集合住宅很大程度是被用「貨幣(銷售)」的角度去衡量成果,但若在達到「貨幣」任務之下,建築師還能提出一種不同的住宅想像,這想像包括是在都市涵構的紋理介面上、家戶的組成型態上,因為建築師與業主(開發商或單一業主)的良好互動達到有回應當代的居住品質,這將帶來比貨幣更多的價值,不論是回饋在都市、社會或景觀上。但這並不容易,不過在「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歷屆得獎作品中,我還是有看到達到這個成果的住宅,因此很期待能繼續看到建築師在當下不論是法規、市場等嚴苛的現實條件下,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平路/作家
因為是家居住宅,第一要務是適合業主在居住上的實際需求,此外,我希望作品呈現出家宅需要的安定感,我相信,這其實…扣合著物業居住者的內在渴望!

台灣城鄉的現狀是,只要外出,購物或工作,置身人口聚集的地方,幾乎不可避免,迎面而來混亂的聲音、熱浪與廢氣,亦因此,我看待家宅的核心概念是:外在環境與條件儘管各自不同,它卻是塵囂中帶來安定的小小「綠洲」(換個詞彙,也可以用「城堡」或「避風港」等)。

怎麼由設計創造出「綠洲」的滋潤感?怎麼發掘一塊基地(或一處老宅)的內在旋律,再由建材、由借景、由空間規劃營造出靜與定?我認為,攸關著業主入住後的快樂指數。安定感之外,另一個核心概念是「對話」。

家宅如果是數人共居(甚至數戶如「玖樓」一樣共生共居),如何藉設計的動缐,規劃出錯落而不相擾的空間,尤其在3C時代,譬如餐桌與工作桌的擺放位置,以及大桌子是否具有伸縮彈性,都需要考量。重點是,家人隨時可形成若即若離的對話空間,包括形成一些可供休憩的小角落(化解了傳統客廳過於制式的尷尬性),希望在徵選作品中見到這類細膩的巧思。

關於「對話」,還有另一𠆤值得思考的面向:怎麼在「新」房子裡留下時間流變的痕跡,怎麼讓這處家宅基地跟周遭環境、跟往昔時空產生對話,設計者心中或有些概念,而設計者與業主的溝通中,包括為什麼留下一面牆、為什麼打開一扇窗、為什麼斑駁的遺痕也別有意趣等等,其實,設計者是在說個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故事。畢竟,一處建案如同一則故事,在新故事與舊故事之間,可否讓業主感覺到,自己這家人住進來,將是故事中的一環?而我們這批人參與評審過程,同時也在聆聽這則故事,至於在未來,經過時光,這處家宅將如何演變如何嬗遞(屋子老了舊了會變成什麼面貌),屬於我自己在評審時的延伸想像。



成英姝/作家
說到看待建築,我不得不想起在國外旅行,我總是特別迷戀古代遺跡,房屋、陳設、生活物事…,那一整個時代已經不在了,人不存在了,留下這些遺跡讓人去想像當時活生生的日常行動,匯聚成一整片社會風景。我總沈醉其中流連忘返,不知時間。為何可以如此觀想?因為這些物事是人活著的證據。在物理學上,不存有不被任何人知曉、觀測的時間。

評價,或者說欣賞,或者說感受、看待住宅建築,我個人以為,非僅是美學,也非僅是機能的問題,建築就是人心靈的投射、顯化、象徵,這就是為什麼一棟房子往往是我們的理想、憧憬、美夢。非僅是居住、活動環境。不管是被視為一個避風港、一座博物陳列室、一個情感的聚焦點、一個孤獨的堡壘、一個為了出發或者回歸的地方,也因為不同的心靈而給出全然不同的定義、慾望,生出不同的凝視、滿足或缺失。我不稱之為主觀,只是它存在著比我們所以為的更複雜、多層次的維度,理論上它不是不可運算、拆解、詮釋的,但實際去審視,我想我還是會回到,不把建築本身看作獨立的物件,而是作為人的延伸,任何可能的顯性或隱性的需求,其實都是人實際的、抽象的,身體的,心理的,潛意識的,過去、現在、未來的需求。套用村上春樹的話,建築作為人的一部分而永遠存在。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參選辦法】
徵件日期: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止
參賽資格:自2018年1月1日後取得使用執照或竣工之住宅建築
聯  絡  人: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王進坤
電子信箱:traa@sunyuan.com.tw 
電  話:02-2966-4366 #863
報名文件:https://www.traa.com.tw/Files/RegistrationForm.pdf



【延伸閱讀】
>2022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首次評審會議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203
>2022第八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徵件開始
https://www.traa.com.tw/Event/News/197
>2020第七屆台灣住宅建築獎暨學生論文獎頒獎典禮紀實
https://traa.com.tw/Event/News/130
>2020第七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得獎作品公告
https://traa.com.tw/Event/News/116
>>>>>>>>>>>>>>>>>
整理撰寫:王進坤/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秘書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