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23年3月12日14:00至16:00
地 點: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講人:高鈺淳/KYT Design Studio 室內設計師
王宓琦/成功大學建築所 博士生
與談人:蔡元良/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鍾九如/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主持暨撰稿:王進坤/社團法人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 秘書長
本次對談完整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SyRM7P9N0
【節錄】從臺日住宅型式演變探討玄關空間變容之研究
https://traa.com.tw/Paper/Award/1ae4e8b4-cba3-4254-bec5-26fb271b390b
【節錄】從生命週期觀點探討輕建築系統類型之研究
https://traa.com.tw/Paper/Award/d21a42c9-02fc-408b-9b82-5e2e4ce24014
蔡元良:人類居家的時間非常長,因此對住宅的要求高。住宅空間有層級跟序列,玄關位在私領域跟公領域的交接處,雖然面積不大卻很重要。我認為玄關具有幾重功能,第一是心理性,第二是美感,第三是安全;這三項在都市環境中非常重要。以集合住宅為例,美國七零年代中的許多案例,因不重視住宅公私領域的界面,而造成多社會問題,如隱私干擾,或竊盜犯罪等。華人社會中,玄關扮演迎賓送客的空間角色;日本則受到唐代文化的影響,發展出屬於自身的禮儀跟文化傳統。鈺淳分析的四種玄關形式,除水平空間外,高低差也應被考量。日本、台灣與西方不同之處,在於西方居室環境,穿鞋子可進入室內,但台灣跟日本在玄關就需換鞋。日本玄關有高低,台灣習慣用鋪面來區隔。玄關雖小,但可有多重功能,收納、儲藏外,也適合跟半套的洗手間整合在一起,方便客人進出時使用。台灣房價高,室內坪數越來越小,玄關更應整合對應空間,發揮效能。
「輕建築系統」的題目架構龐大,涉及能源使用、構築方法、環境永續、設計行為等。透過梳理研究,雖仍有許多客觀的限制條件,但有持續研究發展的價值。目前我們看到營建施工可以有場製跟預鑄的差異,常見的現場施作,雖然循序漸進,但耗時且品質較難控制。預鑄系統需考量運輸及構件尺寸、接合組裝等。論文中提出的管型、箱型、板式及框架四種系統,牽涉到材料及組裝方式,分類的變因仍多。另外,磚塊是常見的傳統構造的材料,可以在地生產及廣泛使用,研究可以更廣泛,及保留可能性。
高鈺淳:日本因邁入高齡化社會,越來越關注玄關高低差的問題,而開始調整。這次研究是以華人及日本為主進行調查研究,未來應增加西方的玄關調查研究,一併納入探討。
王宓琦:論文題目是從我畢業設計的題目延伸,當時想了很多輕建築的概念,覺得這是很好的方向,應被推廣跟討論,但整理文獻時卻找不到太多具體有關的。再來,也覺得台灣目前建築設計跟營建產業裡缺乏多樣性,我正在思考是否要撰寫專文探討在不同社會情境下,應使用不同的建築系統,而非都採用混凝土。透過對台灣發展的歷史進行爬梳跟數據整理,分析建築系統消長的狀態,藉此讓設計用建築系統的思維出發,從設計貫穿到建造概念。
鍾九如:大家對「玄關」耳熟能詳,因幾乎每天都會經過,是扮演中介轉換的空間,具有多重含意。鈺淳歸納的四種玄關類型,很大程度反映了建築法規的變化,過去陽台型玄關多是因陽台不計入建蔽率,一但規範要計入後,這類型就大量減少,除此外也跟公設空間比例調整有關。建築設計上,會將智慧家居等相關的機電設備整合在玄關處,因其靠近公領域干擾少也便於維修,但也壓縮玄關的面積,面對這現況妳會怎麼調整?再來室內設計業主常很重視風水,會提出許多特別的要求,妳怎麼調整因應?在實務經驗中,住宅面積已走向兩極化,主流是三十坪上下,然後就跳到八、九十坪,過去五十坪左右的產品已快消失,三十坪的業主會斤斤計較玄關大小,甚至不要玄關,但八、九十坪反覺得玄關太小,不夠作為展示業主個性的空間,這是台灣目前相當特殊的現象。
宓琦的研究目前在台灣比較窄,在最大宗的住宅建築類型中相當少見,原因是建築專業者跟社會大眾有根深蒂固的概念,也對輕建築不夠理解,導致難以展開。困難除在技術跟政府政策外,大眾也未有建築應維護的觀念,像新加坡規範私人住宅五年必須重新整理油漆,但台灣並沒有,導致公寓住宅現在慘不忍睹,也讓消費者偏好不用維護的材料。就因沒有市場,使技術跟建材缺乏資源投入,無法開發精進。但並非沒有機會,現在工地缺工嚴重,師傅跟工人青黃不接,新人的素質接不上,加上營建成本不斷疊高,都會逼使營建系統改革,慢慢會轉向預鑄。
高鈺淳:確實許多業主重視風水,但必須看屋型本身的平面,譬如有些小宅扣掉公設只剩12、13坪,就必須仰賴設計手法去調整來滿足,若還要兼顧考量風水格局難度很高,我會建議業主在買房前就將這些考量放進去,若不能滿足就不要購買,因有時真的很難克服。智能家居是現代趨勢,因瞭解玄關在住宅中扮演的角色,故前期規劃非常重要,若能妥善將機電設備設計安置於此,便於後續維修。
蔡元良:論文研究涉及實務條件,不完全是在建築專業內就能解決,還需考量社會背景。像集合住宅屋主習慣買房後,才請室內設計師去改造成他們要的空間,而不是督促開發商提供合理的平面。
王宓琦:因我們居住在都市裡,故會用都市角度去思考,但離開都市到鄉村應該要有不同的做法,而且也不應僅有混凝土,像國外會使用CLT蓋高層建築。由於都市產業環境已經成熟,也許可以將目光放在偏鄉,因那裡用混凝土造價其實是高的,是可發展在地資源去實踐輕建築系統。再來,不是用臨時材料就屬於輕建築,而是構造上是否具彈性可調整,即使是輕建築系,也可因應不同需求蓋出不同造型的建築。
蔡元良:宓琦的研究可以說是現在進行式,因輕構造議題從未消失過。要推廣必須先研發建立可靠好用的系統。譬如IKEA是傢俱系統,功能尺度屬於建築下一個層級,而其使用可能性相當大。美國預鑄系統相對成熟,設計時有許多現成規格品可使用,也是因為場製混凝土的人工昂貴。當市場夠大時,應用性就會提高。輕建築系統中研發的重點之一是接合點(Joint),這是台灣目前比較弱的一環,但長期來看還是有潛力的。
王進坤:閱讀日本的集合住宅,其平面跟立面都很簡樸,不會像台灣追求造型,而是講求通風跟採光,不知台灣是否也能師法日本?
鍾九如:日本建築產業多採一條龍方式,譬如竹中工務店、大成建設等大型建設公司,從開發、設計、建造到銷售都包含,是整體在思考建築,反觀台灣則較像分包概念,開發商買到地之後,開始分包給不同單位負責,因此變化也比較多。
蔡元良:日本許多大的建設公司的設計常連同營造、銷售都一起思考,也掌握法規及最新的建造技術跟造價,台灣則完全不同。在集合住宅中,建商為了銷售,常以代銷者為意見,然後要求建築師按其進行規劃設計;最後常用高級材料,或公設空間去包裝銷售。在商言商無可厚非,但投資及商品化的結果,導致住宅脫離了市場供求機制,年輕人無法負擔。台灣已制定2030年的節能戰略,並以2050年的淨零排放為目標,建築生產是碳排的大戶,必須開始用可循環的建材。另外,隨著政策推動,國產木材的品質跟產量逐步提升,造價降低,木構造法規也逐漸全面,相信不同材質的輕建築將是未來趨勢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