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時間:2024年3月8日
會議地點: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大會議室
整理撰稿: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攝 影:原間影像
決選評審團
主 席
張金鶚/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
評 審
江文淵/半畝塘創辦建築師
郭英釗/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暨主持建築師
陳健章/府都建設董事
張瑪龍/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暨建築師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
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陳聰亨理事長、許義明副理事長、王進坤秘書長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歐陽駿理事、黃長美理事、吳建旺編輯
註:評審吳瑪俐藝術家受邀參與愛丁堡研討會發表,因受以哈戰爭影響臨時延後,而與現勘審查時間撞期,故未能出席本屆現勘及第二次決選會議。
張金鶚:本屆現勘單棟住宅及其他類是5件,集合住宅是12件。在投票之前,我建議先進行討論,建立初步共識,並確認兩類每位評審各投多少票,依順序還是先從單棟住宅開始。我原認為單棟住宅第一輪可試著每人1票,但仔細想若每人2票,似乎較能重疊出共識,而集合住宅類則因件數較多,我建議第一輪是每人5票,然後再依照第一輪得票數的結果進行討論,看是再進行投票,或就藉討論得出結果,這就看大家的共識。但在集合住宅類,我有個建議是要不要將三件社會住宅拉出來獨力投票?因社會住宅跟商業住宅還是有所不同,要一起評選投票有一點難。
郭英釗:主席的意思是最後只選一個首獎嗎?因這次現勘入選的作品,每一件都很優秀,因此我建議單棟住宅的票多一點,每人投3票,變成一個首獎及兩個佳作。
張金鶚:我還是建議兩類每人各2票跟5票,先投一輪看結果,就可知道是否有共識,重疊的應該不會只有一件,若有三個都重疊票數,就再進行討論跟投票,或大家都同意,票數過半的最高票就是首獎,次多就是佳作?
詹偉雄:我不建議投票結果就直接是得獎獎項,因很可能只是選擇下的結果,並不是真的比較好。
張金鶚:是否就透過投票,先篩選出至少獲佳作的作品,然後大家進行討論從中再選出該類別首獎。至於是否將社會住宅拉出來頒特別獎,若還沒有共識,那要否也等投票後再來討論?
詹偉雄:我建議社會住宅獨立評選,因為這是個趨勢,從這屆開始就設立社會住宅的獎項。
郭英釗:由於本屆競賽在公告時,並未設有社會住宅的獨立獎項,若要獨立也該是下一屆的事情。
詹偉雄:但主辦單位之前在第一次決選時,就有告知我們可依評選狀況,來設立新的獎項。
張瑪龍:我觀察因公告徵件辦法時,並未設獨立的社會住宅獎項,導致社會住宅報名的作品件數比較少,其實公部門對於參加競賽是很踴躍的,建議未來可為社會住宅設一個獨立獎項。
王進坤:本會曾在第七屆時設立社會住宅的獨立特別獎,但當時主動報名參加的件數並不多,且因現勘天數有限,也排擠其他集合住宅的件數,該屆是用特別獎方式鼓勵,但後來內部討論時考量,本獎成立初衷是放在鼓勵商業集合住宅的突破上,以及具瞭解社會住宅的格局規劃其實是參考商業住宅,並不一定在居住上提出了具前瞻視野、具創新性的規劃設計,且政府積極推動而有越來越多社會住宅完成,若仍用特別獎的方式去鼓勵,似乎已不合適,故本屆及上屆在擬定徵件辦法時,就沒有為社會住宅設立特別獎,而是在特別獎的頒發內容中,將社會住宅列在其中。
張金鶚:瞭解,既然特別獎的頒發內容中,已有納入社會住宅,所以是可將三件社會住宅拉出來獨立投票,從中選出一件得特別獎,或著就依現狀不要分類直接一起投票,然後看結果留下哪一件社會住宅就得特別獎。但選哪一種方式,大家要有共識。
詹偉雄:我不贊成用特別獎的方式頒給社會住宅,因特別獎的意義,應該是反映有一件作品超越評審團的想像,因非常的特別不可歸類,而頒發給它。
江文淵:或是這件作品有特殊貢獻,或類型上差異很大,故頒發特別獎。
張金鶚:社會住宅與集合住宅在類型上,其實差異很大,一是量體大,二是採出租而非販售,但若大家還無法有共識的話,我想就先進行投票,依結果進行討論。
陳健章:我也同意先投票,然後依結果再來討論。
(評審皆同意單棟及其他類每人投2票、集合住宅每人投5票)
投票結果
A單棟住宅+C其他類討論
詹偉雄:德旅店比較不像建築案,若從建築角度來看,田田傢應該略勝德旅店一籌,也就是在類別定義上,田田傢比重相對高些。
張金鶚:我有投德旅店,因其跟歷史關係清楚,設計有延伸過去糧倉遺留的建築元素,來呼應整個周邊環境,至於類型,被選入現勘就代表我們已認同是屬同個類型,應不是問題。再來它屬於住宅跟民宿混合,設計上對居住跟出租的生活行為有些不同手法,不過最主要還是在其基地環境關係處理的很好。
江文淵:我這輪沒有投德旅店,但若有三票就會投它,因雖然是舊建築改造再利用,但在基地環境、微氣候及材料運用上很用心,這麼多限制卻有許多巧思,是值得鼓勵。田田傢是坐落在農地上的住宅,但並未反映其基地,室內跟室外關係幾乎一刀兩斷,未有創造半戶外空間,但台灣風土其實很適合做戶外活動的,所以應該要極大化戶外或半戶外空間,如此對物理環境會比較好。田田傢的室內空間透過結構的錯位,確實創造精彩的空間氛圍,是很認真的在做建築,但應該有更輕鬆的方式,若能將來自環境的訊息放進去,相信仍會很精采,畢竟是位在鄉野間。
陳健章:我是投給田田傢,很喜歡建築師創造出來的設計感及空間的串聯,但樓梯太多,比較不適合上年紀的人居住。
郭英釗:田田傢應是這次現勘中,在建築手法上我獲啟發最多的作品,王喆建築師用打破建築框架的手法,藉一根柱子的移位及樑的錯位,產生出縫隙,來讓光線從中灑落,創造出不同時間中的室內景色,非常到位跟精彩。我很欣賞王喆在建築方面的悟性跟才華,但建築應該要更全面,而不僅只是空間,要關照整個環境,因此我最後投給了德旅店,現勘當下看到兩隻麻雀在水池洗澡讓人很感動,設計師透過簡單不昂貴的手法,將水影倒映在牆面跟天花上,讓空間有了精彩多變的表情,以及善用基地環境的方位及物理條件,變成建築的元素跟美感,而且不增加碳排,可說是打破框架的作品,而其另一個優勢是從竹田車站到基地短短的一路上都是舊建築,有三種不同構造形式,有非常豐富的脈絡,設計者掌握這個優勢放在建築上,讓德旅店成為整體脈絡的一環,加分不少。
張瑪龍:田田傢跟德旅店我這輪都沒有投,是因兩件我都喜歡,但也都有可惜的地方。我認為住宅類型不該是競賽,而該是鼓勵的角度,若從這角度出發,這兩件作品都值得鼓勵,但要用佳作或是特別獎,則需討論。我認為德旅店屬於舊屋改造類型,在回應當下社會議題,是有資格獲特別獎,田田傢則適合得佳作。
張金鶚:現在才是第一輪的投票,這麼快就開始討論得佳作或特別獎,有點太快了,我建議將獲票數的這四件作品再進行一輪投票,這次每人只有1票,看能不能從中選出首獎。
詹偉雄:我贊成進行第二輪投票,但不該四件都進行,而是讓第一輪獲4票的兩件作品進行即可,從中選出首獎,不然第一輪的投票就沒有意義了。
張金鶚:第一輪投票是有意義的,將五件作品縮減為四件。我認為這四件都具備佳作資格,然後從中選出首獎,但若依詹老師的建議,好像就只能從兩件4票選出一個首獎,一個佳作?因剛剛的討論,獲2票的田田傢跟德旅店,也各有值得鼓勵之處。
郭英釗:由於是六位評審,很有可能出現同票狀況。
詹偉雄:我覺得同票機會不大,若直接就兩件獲4票作品進行討論,應該會很激烈。
張金鶚:那前面已討論了田田傢跟德旅店,現在是否繼續針對新竹謝宅跟小大之間討論?
郭英釗:應該要先處理剛剛發表過意見的兩件作品,這樣才有意義。
張金鶚:我建議是田田傢跟德旅店也列入佳作,因各有各的長處,德旅店是比較難評選,因為類型跟其他三件不同。
詹偉雄:我認為德旅店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皆齊全,周邊有很多歷史脈絡能讓設計者發揮,反觀田田傢孤伶伶的,基地周邊什麼都沒有,連一棵樹都在很遠的地方。
張金鶚:還是必須做決定,一個選項是獲2票以上的四件作品,已經基本都是佳作,然後進行第二輪投票,從中選出一件首獎。另一個則是只從獲4票的兩件單獨進行第二輪,從中選出首獎跟佳作,至於另外兩件則再討論看是否能獲獎。
詹偉雄:我覺得先不要被佳作給綁住,而是先選出首獎,然後再去討論誰是佳作。
江文淵:我認為已經有兩件作品獲得過半數的4票,就從這裡面選出首獎是比較合理的。
陳健章:我也贊成從4票的兩件中,去選出本屆單棟住宅的首獎。
郭英釗:我也同意江建築師的意見,就從4票的兩件去選首獎。
(評審皆同意從新竹謝宅及小大之間選出首獎,每人投1票)
第二輪投票結果
張金鶚:投票結果是新竹謝宅4票,小大之間是2票。雖然結果已經出來,但還是請大家談談是怎麼取捨的?
江文淵:我是投新竹謝宅,因它碰觸的議題比較多,在環境及建築操作上都很成熟,尤其現場感受到業主跟建築師的關係,共同花九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樣的互動及陪伴很難得,需要很大的熱情才行,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歲月,很能理解這種建築人的精神。除此之外,謝宅對周邊環境的處理很細微,包括在山坡地形、植栽及微氣候等,都非常成熟。小大之間也很棒,但若拿其跟謝宅相比,我傾向小大之間獲特別獎,一是因台灣純木構的建築很少,尤其在今日缺工缺料的現實下,木構造必須被鼓勵,是對未來提出新的可能性。二是因小大之間在處理生活面向上很細膩,並不輸給日本的木構造房子,雖然外部環境先天上輸給謝宅,但能處理到這樣,令人佩服。至於田田傢跟德旅店,我認為可得佳作獎。
陳健章:我也是投給謝宅,一是因建築師跟業主花了九年的時間去磨,這種關係跟熱情很好;第二是現場看業主在裡面生活的樣貌,跟房子的關係很緊密;三是建築跟周邊環境的結合也很融洽。小大之間也很不錯,從外面看是看不出什麼,但進到室內後令人感動,設計者將生活細節處理的很好。
張瑪龍:我一念之間投給新竹謝宅,不然可能就要進第三輪了。其實在第一次決選時,我根本沒有投給謝宅,若只從書面去審查,很可能我就投給小大之間,因很喜歡小大之間用後退來處理與街道的關係,以及善用對面公園的那棵苦楝,且室內的挑空也很溫馨,甚至比謝宅還好。但現場看謝宅則是很動人,包括那個單純的入口,能感受建築師是很努力在消減量體,來跟地形吻合,減輕量體的壓迫,而且九年的時間,這太不容易了。
郭英釗:我是投給小大之間,因兩件作品的基地條件差異太大,所以我是先把基地環境放一邊,單純從建築角度去審視。傳統建築價值中,構造本身就形塑空間,空間的主題即來自構造跟材料,因此不需做太多裝修,而小大之間完全做到這一點,其空間內的氣味及光線,就來自於構造跟材料,但也因為這種單純性跟一致性,造價應該不斐,但這是我做建築一直在追求的事。新竹謝宅的條件很好,不論在各個方面都很到位,但有幾個地方可以更好,第一是量體對環境還是偏大;第二是構造材料跟空間的聯繫性不高,比如從建築體看應該是由三個量體組成,但進入室內就感受不到,也看不到屋頂跟牆壁的構造,在這麼好的自然環境中,卻採用一般室內裝修處理方式,很可惜。另外,建築的手法還可以再簡單一些,把姿態再壓低一些,讓環境能多出來些,如此建築跟環境的和諧及融合會更高一些。
詹偉雄:我是投給新竹謝宅,但謝宅確實是有些勝之不武,因自然環境的條件太好了,基地上的那顆大樟樹,就如同德旅店般,已經能擊敗其他作品了。郭建築師比較理性,我則比較感性,因此當謝宅將其廣場方位對著大樟樹展開,建立那條軸線,就已奠定從Peter Zumthor、妹島和世一來的建築精神。我認為20世紀後所有的建築師,都在想同一件事,人不再是living in the house,而是living in the weather,是必須適當的曝露在氣流和雨水之中,如此才能從住居過程中得到啟迪,故我很在乎建築跟氣候的關係,而小大之間仍是將基地蓋好蓋滿,與外部環境的關係著墨不多,但我也很喜歡小大之間室內的空間尺度,若要從建築角度去評選,謝宅確實有郭建築師提的這些不純粹,但因其精神軸線的確立,那棵大樹與房子間的關係,就已說完了一切,雖然我覺得謝宅勝之不武,但我若不投給它,就違背了自己的良心,以及一路走過來對空間的瞭解跟體悟,違背自己看星星的熱情,所以只能投給它了。
張金鶚:我是投給小大之間,兩件作品都很不錯,但小大之間多了種家的溫暖,這是存在於人跟空間的關係中,反觀謝宅雖然在與外部環境的處理上很不錯,但室內給人的感受有點太冷了,當然這不能怪建築師,因住宅建築的設計還有業主的意志跟喜好在,再來我也認為謝宅的量體,若從環境跟家的角度去看,有些太大了,小大之間則尺度更適切,而且室內給人很開闊的感受,透過中庭的挑空,將家人間的生活及互動關係展現出來。但我也同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養成背景,對於家的想像跟理解是不會一樣的。
(六位評審發表完對新竹謝宅及小大之間的觀察後,未有人變更投票,故本屆最佳單棟住宅首獎,即由「新竹謝宅」獲得,而小大之間、德旅店及田田傢三件,則暫定為佳作)
B集合住宅類討論
張瑪龍:集合住宅類的第一輪投票,六位評審都有投給貴象,已經是跳出來了。
張金鶚:若依照單棟住宅跟其他類的討論,集合住宅應該要進行二輪投票,看有沒有作品能挑戰貴象?
郭英釗:我也認為大家可以發表一輪意見。
詹偉雄:我不反對進行第二輪投票,但貴象第一輪就獲得所有評審的票,應該要與其他獲得3票的作品有差異性,我認為第二輪應該是從其它獲票數的作品去投,從中去選佳作。
張瑪龍:集合住宅第一輪有六件3票,兩件2票。
張金鶚:我同意貴象已經很清楚,應直接跳過第二輪投票,那我們是否就從獲得半數3票的六件作品,進行第二輪投票,每人2票?
(獲評審一致同意,針對六件獲3票作品進行第二輪投票,每人2票)
第二輪投票結果
張金鶚:這輪投完,一件獲得3票,四件獲得2票,看起來滿分歧的,我們討論互相拉票一下。
江文淵:我一票投給王銘鴻建築師的Garden One,一是因這雖屬於台中宜居建築政策機制下的作品,但因不是全面性獎勵,故不是每個建商都願意,精銳建設願意投入,還是值得鼓勵。二是其建築跟景觀的操作成熟度相對高,雖然在立體綠化跟生態上還有許多努力空間,但整體成果還是很突出的。另外一票是投給廣慈社宅,雖然在公共性的關照面仍有不足,但從建築設計到施工品質的整體完整度,是入選現勘的社宅中表現較好的,應該被鼓勵。
陳健章:我是投給土城的青年社宅,因整體規劃的架構及施工完整度很高,並不輸給廣慈社宅,而且屋頂連通的空間也處理的很好,因此社宅我是投給它。
張瑪龍:我一票是給潮‧中洲,一票則給中南社宅。中南社宅是位於緊密的老舊社區中,幾乎是背靠背的興建,因此闕建築師在低樓層的處理上,留出許多開放空間,讓周邊居民能穿透,增加使用的可能性,與整體環境的關係是好的;第二是由於發包比較早,當時營建費用還未暴增,因此仍有餘裕可用石材跟磁磚,建築的質感就還不錯;第三是室內透過空間的配置,當然也是因為建築的面寬夠,讓一房型也能有良好的採光。
郭英釗:我是投給潮‧中洲跟土城青年社宅,但若能多1票,也會投給Garden One,因建築的完成度很高,當然會有人批評說是因豪宅規格資源多,所以做得比較好,但到現場就能瞭解建築師跟建商都花了很多心力,而且對人行道寬度及植栽的重視,對整體都市環境貢獻很大,但要繼續維持這樣的狀態,必須花很多心力,這就有持續觀察了。而三件入圍的社會住宅,廣慈社宅是三棟巨大量體坐落在綠地上,但建築跟外部空間的互動性是少的,土城青年社宅則是藉建築圍塑出一個內庭,來面對外部都市環境,且透過橘色的廊道串聯建築,區隔出人行動線,傳達出社宅的可親性。社會住宅的關鍵是各種房型平面模組的建立,要能在建築裡不斷重複,廣慈社宅平面還有再精進空間,比如三房型客廳就因工作陽台隔斷,只能開小窗影響了採光跟視線,反觀土城青年社宅的二房型則每個房間及廚房都能直接對外,而且格局也完整,相對來說居住品質更好些。因此三件社宅從大的都市層級到小的居住單元評比中,土城青年社宅是我比較認同的。潮‧中洲則是簡簡單單,但比例節奏又很好的連棟透天,其室內尺度很符合鄉下的居住需求,加上外立面巧妙運用「磚」,提升了社區的整體品質跟價值,這是建築師透過自身專業,對社區環境很重要的工作。
詹偉雄:我選潮‧中洲的原因跟郭建築師看法相同,整體簡單明瞭,沒有多餘之處,且其面向屏東重要座標大武山,也建立了居民心裡的地理座標,並且準確地回應屏東比較緩慢的生活節奏,而三種「磚」分別對應三個社區,也選很好。在社宅上,過去我的經驗都不太好,但這次三件入選作品都很不錯,甚至給了我榮耀感,所以哪一件得獎都支持,而會投給中南社宅,是因我認為人應該多活在戶外,這也是我在全球幾個大城市做住宅研究時的結論,包括在深圳、紐約等大城市,建築師都已開始做大陽台跟大面落地窗,試圖將人從室內拉到戶外,而中南社宅是有意識在做相同的事。我認為擔任評審必須要有一些「有意思的偏見」,因此本來是想投廣慈的票最後改成中南,果然讓這件作品有機會被討論。
張金鶚:我是投給Garden One跟廣慈社宅。Garden One的生態水池令人驚艷,而且已經營運一陣子,管理費也相對便宜,加上陽台的綠化等等,是在建立社區的生態系統,很值得鼓勵去當成一個典範。而三個社會住宅各有優缺點,中南社宅跟土城青年社宅的大樓梯,依經驗來看使用率不會太高,而且社宅因為都是用出租,且每三年就會輪替一次,所以管理必須容易且不能增加費用,所以雖然在建築上這些樓梯會創造些變化,但從使用者的角度看效益不大,反觀廣慈社宅的幾個挑空公共空間,雖然目前種的幾棵大樹養的不是太好,但被使用率會比較高,而且因為量體的收緊拉高,也減少了管理費用的支出。
大家都說過一輪後,因三件社會住宅各獲得2票,是否要獨立拉出來進行評選?至於剩下的Garden One及潮‧中洲,則跟貴象再進行一輪投票?我自己認為社會住宅應該獨立一類,因政府也在積極推動,也具備社會意義的宣示,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鄰避設施。若社會住宅獨立為一個類型,我傾向讓其變成特別獎,從三件中再進行一輪投票。商業集合住宅則是看要不要再投,或就尊重第一輪的投票結果,貴象是首獎,另外兩件是佳作?
詹偉雄:貴象這件作品的特點,在於將住戶回家的路暴露在風雨之中,我認為這很重要,因風雨才是奢華的,人類的祖先是跟自然緊密的結合才能存活下來,是直到工業革命後,因現代化跟都市化才將人跟自然隔絕。
張瑪龍:若貴象是最佳集合住宅首獎,另外五件變成佳作會太多嗎?還是必須再進行一輪投票,刪掉幾件?
陳聰亨:本協會對於給獎的數量沒有意見,尊重評審團的決議。
詹偉雄:這三件社會住宅其實是很強的,就算票分散但第二輪仍都殺進前面了。
張瑪龍:所以三件社宅都給佳作?也許其中一件可以給特別獎。
郭英釗:那就必須討論為何這件社宅該得特別獎。
詹偉雄:我認為給特別獎不對,因前面已採用不分類的討論,而且兩個社宅是佳作,一個給特別獎,那就必須說為什麼這件是特別的。
張瑪龍:因主辦方認為社會住宅跟商業集合住宅,其實沒有什麼分別,所以才不分類的提供給評審評選,所以得獎原因不是因為是社會住宅,而是其夠好應該得獎,但其中有一件特別有意義,故頒給它特別獎。
詹偉雄:那是哪一件社會住宅特別有意義,所以該得特別獎?
江文淵:要從這三件社會住宅中選出一個得特別獎,很牽強。
郭英釗:我也認同這很牽強,不知道特別處在哪。
江文淵:我比較認同主席的想法,將三件社會住宅獨立出來再投一次,從裡面選出一個得特別獎,其他兩件集合住宅就變成佳作。
張瑪龍:那有兩件社會住宅就落榜了,但它們其實沒有輸給另外兩件集合住宅。
詹偉雄:目前特別獎中訂的特別鼓勵,比較像是保障名額,是因社會住宅量比較少,必須被鼓勵而給其優惠,但現在社會住宅已經是一大群了,已不需要再被保護了。
郭英釗:若現在要回到讓社會住宅獨立拉出來評選,有點太慢了,因若從一開始就獨立一類,相信整個投票過程跟結果應該會不太一樣。我建議單棟建築也頒一個特別獎,集合住宅也頒一個特別獎,就從三件入圍的社會住宅選出。
張金鶚:那先不去談特別獎,而是回到目前的得票狀況,大家已經同意貴象獲得首獎,那這五件作品是不是就列為佳作?
詹偉雄:我建議最佳集合住宅首獎就是貴象,另外五件就是佳作,特別獎就是獨立拉出來討論,不要用類型去分。
郭英釗:潮‧中洲、Garden One跟貴象這三件,仍是在傳統集合住宅的框架裡面,只是把事情做得特別好,而三件社會住宅也是如此,並未超出社會住宅這個類型的框架,因此要從這裡面去選出特別獎,很牽強。
詹偉雄:那是否先確定集合住宅獲獎的是一個首獎跟五個佳作?
(評審皆同意集合住宅得獎是一個首獎跟五個佳作)
張金鶚:那我們現在就不分類的進行討論,這十件得獎作品中,有哪一件應該獲得特別獎?
江文淵:小大之間反映了時代性,木構造此刻必須被鼓勵,而且其整體的完成度也不輸給單棟住宅首獎新竹謝宅。
陳健章:我也同意小大之間獲得特別獎,木構造應該要被鼓勵,而且整體空間也很好。
郭英釗:小大之間得特別獎,在我心中是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因不論是從減碳或預鑄工法上,木頭是能永續的材料,應該被社會正面看待,而不該被當成特例,我個人不希望是因為用木頭的住宅建築只有這件,很特別所以被鼓勵,而是跟其他包括美學等各方面因素同樣重要。而且小大之間第一輪獲得的票數也是過半數的4票,也證明它除了是木構造外,整體品質非常優異,只是比較遺憾在今日台灣社會,木構造竟然仍是一個少見,很特別的材料。
詹偉雄:我認為小大之間的特別,是在其所屬的類型體系裡,有其出脫之處,透過這個特別獎來跟社會說,過去你們沒想過這件事,但藉由這次給獎,促使大家一起去想這件事情。
張金鶚:除小大之間外,我提出德旅店頒特別獎,因它是屬於老屋改建的類型,又屬於民宿跟住宅的混合,而且設計品質也很好,整體看是很特別的。
張瑪龍:我認為小大之間獲得特別獎,不是因為採用木構造,而是它真的很特別,其呈現出來的尺度、與街道的關係都很特別,反觀德旅店雖然也設計得很好,但若將其放在老屋改建的類型中,就沒有太跳出框架之處,小大之間則跳脫了既有單棟住宅的框架,很值得獲特別獎。
(評審一致同意小大之間應獲得特別獎)